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國際  >   正文

美總統候選人反華言論不完全代表其未來對華政策

2012年09月22日 09:27 來源:中國青年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美國總統大選已經進入最關鍵時期,10月美國總統奧巴馬與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羅姆尼的表現好壞,是否會有“10月驚奇”發生,將最終決定誰會勝選。儘管雙方在競選中競相抨擊中國,但這並不完全反映未來美國對華政策的基調。

  大選形勢非常膠著

  繼美國共和黨與民主黨先後於8月下旬召開黨的代表大會後,奧巴馬與羅姆尼將於10月3日在丹佛大學舉行首場辯論,這將是雙方關鍵的一場直接交鋒,對是否能拉開與對方的民意支援差距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奧巴馬與羅姆尼的民意支援率交替領先,大選局勢非常膠著。據美國著名民調公司蓋洛普的最新民調顯示,在兩黨大會結束後,羅姆尼在美國選民中的支援率為46%,低於奧巴馬的47%;而在共和黨大會前的8月24日至27日,羅姆尼在選民中的支援率為47%,領先奧巴馬的46%。

  民調顯示,雙方在不同的選民群體中各有領先優勢。奧巴馬在非裔選民(94%對0%)、拉美裔選民、35歲以下選民(52%對41%)及女性選民(51%對41%)上大幅領先對手羅姆尼;而羅姆尼則在白人選民(53%領先40%)、農村選民(47%對38%)及年長者(49%對41%)選民中擁有優勢。

  在“燒錢”的美國總統大選中,候選人的籌款能力也是決定大選結果的最重要原因。從過去幾個月情況來看,羅姆尼陣營在籌款能力上稍強于奧巴馬團隊,但這一差距正在縮小。

  5月,羅姆尼籌款為7680萬美元,奧巴馬陣營為6000萬美元;6月,羅姆尼陣營籌得1.06億美元,奧巴馬陣營為7100萬美元;7月,羅姆尼陣營獲得1.01億美元捐款,奧巴馬陣營是7500萬美元。不過,8月奧巴馬陣營籌款額達到1.14億美元,首次超過羅姆尼陣營。有分析人士認為,奧巴馬團隊對於資金的使用比羅姆尼陣營要高效、靈活,這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雙方競選資金的差距。

  雙方各防“十月驚奇”

  10月轉眼就到,而11月總統大選前的一個月對兩黨總統候選人可謂至關重要。美國大選歷來有“十月驚奇”的説法,意指10月的突發事件往往會出其不意地干擾大選“臨門一腳”。2008年10月前,共和黨總統候選人麥凱恩形勢曾經一片大好,但隨著10月雷曼兄弟公司破産觸發金融危機,麥凱恩最終慘敗給奧巴馬。

  在今年的大選議題中,美國國內經濟已經成為雙方最關注的焦點議題。目前美國經濟形勢依然嚴峻,失業率仍然在8%左右的歷史高位上,近期的經濟評估以及美國選民對候選人未來經濟政策的依賴度,將是今年大選的決定因素之一。

  美國競選專家普遍分析認為,在下月舉辦的數場候選人直接辯論中,羅姆尼將猛攻奧巴馬執政近4年來的經濟政策,認為奧巴馬4年來在就業、經濟增長上沒什麼建樹。而奧巴馬政府則在9月13日急於推出了第三輪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希望通過增加貨幣流動性,來刺激經濟增長和就業率。

  不過,羅姆尼在9月的兩次“重大言行失誤”,給奧巴馬攻擊羅姆尼提供了口實:一次失誤是在上周美國駐利比亞領館遇襲、大使身亡後,羅姆尼召開記者會批評總統奧巴馬向伊斯蘭世界道歉,顯示他的“軟弱無能”、“無力保護美國駐外機構”、“助長當地示威抗議浪潮”,結果適得其反,羅姆尼被指言論不合時宜,借機撈取競選資本,政治投機的意圖明顯;另一次失誤是17日羅姆尼在募款會上的“私下講話”攻擊美國低出入群體,他説在所有支援奧巴馬的選民中有47%的人沒有繳稅,但卻自認為“他們有權享受健康保險、食物、住房,或其他可以想得到的服務”。羅姆尼説,他不會“擔心這些人”,因為他永遠無法説服他們“為照顧自己的生活擔起個人責任”。這一言論直接得罪了全美近一半的選民。

  在雙方鬥爭越來越尖銳、指責對方的言辭日漸激烈的同時,臨近10月,雙方競選團隊也高度緊張,隨時準備應對突發狀況,避免“十月驚奇”給自己造成重大影響。

  “敲打中國不會犯錯”

  美國總統大選中總是有“涉華因子”。每到總統大選季,“中國”總是成為政客們轉移矛盾的重大目標,尤其是近年來中國經濟迅速增長,綜合國力迅速提高的情況下,“反華”、“防華”言論此起彼伏。美國《華盛頓郵報》近日載文指出,美國政治中存在一條鐵律:敲打中國不會犯錯。

  如果説今年涉華論調與以往有所不同,主要是在對華批評的重點是在經濟議題上,而不像以往集中于外交、安全方面。主要原因是美國經濟形勢低迷、就業形勢不佳,第二大經濟體中國成為美國經濟不振的最大替罪羊。

  此間媒體普遍報道認為,羅姆尼對華更為強硬,言辭更為激烈。最著名的言辭是“上任第一天就要給中國貼上‘匯率操縱國’的標簽”;對“中國採取的‘欺詐性’貿易政策”要進行制裁;“中國導致美國大量失業”等。當然,奧巴馬也不甘落後,17日,他宣佈將中國補貼汽車産業的問題訴諸世界貿易組織,表示要“用實際行動”阻止中國的“不公平貿易”。

  不過,不少中國問題專家認為,競爭期間總統候選人的對華言論,從某種意義上來説,並不完全代表其執政後的對華政策。儘管奧巴馬對華言辭不如羅姆尼強硬,但奧巴馬執政期間對華採取針對中國的貿易救濟措施不比上一任共和黨政府少;奧巴馬政府“重返亞洲政策”也給中美製造了大量的摩擦;而本屆奧巴馬政府對臺軍售總額達到122.52億美元,超過中美1979年建交以來歷屆美國政府同期對臺軍售總額。

  無論奧巴馬還是羅姆尼在11月勝選,可以預見到的是,美國“重返亞洲”的戰略趨勢不會改變,隨著中美實力的相對縮小,中美摩擦也將成為常態。不過,在中美高度相互依存的今天,對華“遏制”政策不現實也不會有市場。無論候選人在競選時如何抨擊中國,中國經濟增長和龐大的市場仍然是美國提振經濟、改善就業最重要的動力之一,執政後誰也不會甘冒中美兩敗俱傷的風險,對華執行極端的強硬政策。記者 楊麗明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王新妍 ]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