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國際  >   正文

堅決與日本打一場“釣魚島保衛戰”

2012年09月11日 11:19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保釣”成最大社會公約數

  陳傳仁(知名臺商):從“815保釣”到現在“910”日本正式決定將釣魚島“國有化”,保衛釣魚島主權正在成為中國人民甚至全球華人的共同心願,也在成為凝聚兩岸四地中華民族的最大社會公約數。這樣的民族決心會讓兩岸四地的相關政府部門保釣態度更堅決、果斷、更有效力,也會形成對日本博弈的全民意志。在國難和外來壓力面前,中國人永遠是最團結的。如何發揮5000萬左右的全球華人力量,借保衛釣魚島加強中國認同,發揮全球華人的政治軟實力,這些都是我們日後要考量的。

  李義強(世界華人保釣聯盟副會長):世界華人保釣聯盟自從在香港正式註冊以來,一直希望利用這個大平臺凝聚更多的民族力量。現在看來,解決釣魚島問題的核心力量一定是中國大陸政府,不是臺灣,也不是香港。民間是推手。在目前這種現狀下,民間保釣運動存在和發揮的空間還很大。我們希望民間有更多的渠道跟政府進行相應的溝通,讓我們了解政府想要做什麼,或者這個階段我們能怎麼配合政府在釣魚島問題上有效地展開行動。我們也希望跟傳媒有更多的互動,讓他們表達民意。

  莫世健(澳門大學法學院院長):日本正式決定將釣魚島“國有化”再次給我們敲了一記重重的警鐘,過去我們善意地追求“擱置爭議”,現在恐怕很難再“擱置”了。從一定角度上講,保衛釣魚島應是立體的戰略安排,需要各方面的組織,包括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法律。尤其在國際法律秩序構建上,更應該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我們每天在做什麼,都在被外界解讀。這次中國大陸政府公佈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領海基線,就是一次構建法律秩序的很好嘗試。我們必須通過自己的行為對某個法律原則進行白紙黑字的創造。

  楚樹龍(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釣魚島的困境告誡我們,中日之間民間外交這條戰線一定要擴大。幾十年來,中國的對外博弈大多是政府在做,但人家有中央政府、地方政府、議員、社會組織,包括各類NGO組織,我們什麼時候都是單一的政府力量,看似強大,實際上非常薄弱。因此,關鍵是要怎樣尋找到民間保釣力量,怎樣把民間的力量與政府的力量有機地結合起來。在這方面,日本在釣魚島上的社會力量怎麼發揮作用,怎樣更嚴密地組織起來,中國應當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還應該如何反制日本

  許森安(國家海洋局資深研究員):現在日本將釣魚島“國有化”從法理上來講是站不住的。日本認為他們實際佔領多年,有法律上的所謂時效。但時效概念不構成國際法公認的規則,我們不接受這個概念。我們要做到據理力爭。該爭就要爭,絕對不能退讓,整個中華民族都不能退讓;第二,要佔領國際輿論高地,中日矛盾根本上是日本拒不承認它的罪行。我們必須要用多種手段讓日本頭腦清醒,認識到它的罪行,必須政治、經濟、宣傳、軍事的多種手段一起上。有人提出來要政經分離,我不贊成。經濟就是為政治服務的,要從經濟上對他們施壓。

  戴旭(國防大學教授):現在天下大亂,美國稱王稱霸,小國在結盟自保,日本等中等國家在趁火打劫。日本想借美國這次的戰略東移,實現它在太平洋地區的實質性擴張,為下一步日本的全面崛起或者是為它的全面武裝化奠定基礎。個人建議是,我們要在東海立威。以後的保釣行動要和國家的整體戰略配合起來。比如,一是對日本展開全面的輿論戰。第二,保釣運動要在全球展開。第三,我們的執法船要想辦法抓幾艘日本的漁船,想辦法撞沉日本的執法船。第四,隨時對日本的軍事挑釁做好打擊準備。這其中的關鍵是要在心理上強大起來,讓我們的心理和真正的實力符合。要是自己心理軟弱,給什麼樣的武器也沒有用。

  劉剛(日本沖繩大學教授):日本民族的島根性很強,不願意屈從於中國之下。近幾個月來,日本炒作釣魚島的背後,是日本國粹主義、民族主義的泛起。日本民眾在這個方向上走得非常快,情緒流露得非常飽滿。日本誤解了從周恩來到鄧小平的一系列講話,認為中國不重視釣魚島,認為那個島太小了,不希望它妨礙中日大局。我們要破除日方誤解、誤讀,讓日方非常明白我們的立場,讓日方慢慢明白我們必須坐下來跟中國談。中國的可行性操作,一是法制化,中國要制定國內法,將日方登島人員名單蒐集起來,通過法律起訴他們。有記錄在案,他們一到中國領土上就要抓。二是要程式化,對民間保釣要支援,甚至可以民兵化。三是保釣一定要加強護航。

  鄭明(原海軍裝備部部長、少將):除了目前做的,我們還要加強研究釣魚島,一是形勢判斷,要做得充分、科學,對形勢判斷的決策要科學化、民主化。要做點實際的事,增加實際控制的可能性,比如,入手做生態環境的保護調查,對海洋災害進行監測和預報。第二,陸海統籌。第三,組織學術界讓保釣研究成為顯學,並與實踐結合得更有效、有序。最後,文化工作要跟上,需要更多關於釣魚島的文藝、美術、影視作品等。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