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國際  >   正文

要看穿希拉裏言行不一的本質

2012年09月07日 07:36 來源:北京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5日,美國國務卿希拉裏結束短暫的中國之行離開北京。訪問期間,希拉裏著實講了不少動聽話,比如“美中應超越差異,加強合作”、“一個守成大國和一個新興大國能夠繼續為各自人民創造美好未來”,等等。似乎全然忘記了,不久前諸如“卑劣的”、“專制的”等一系列詆毀中國的詞也正出於其口。短短幾個月,話鋒語氣搖身幾變,讓人不禁質疑到底何者才是她意識中真正的中國。

  希拉裏的“謝幕之旅”選擇了中國,可見她對中美關係的重視。不過,回望她當國務卿這幾年,對中美關係貢獻的正能量卻沒多少,反倒是挑起了不少摩擦和猜忌。最近,在釣魚島問題上,美國一邊表示“沒立場”,一邊卻使用“尖閣諸島”的稱謂,並聲稱適用於《美日安保條約》。在南海問題上也是一樣,一邊聲稱“不選邊站隊”,一邊又唆使東盟各國合夥主張南海權益。現在看來,希拉裏所謂的“巧實力”外交,無非就是説一套做一套、搞兩面三刀的東西罷了。

  任何一個國家在處理國家間關係的時候,一個根本的出發點,就是最大限度維護自己的國家利益。美國在這方面可謂無所不用其極。希拉裏半年時間兩次訪華,嘴上反覆表白中美關係的重要性,是從美國利益出發;高調宣佈“重返亞太”,不斷在東海和南海地區攪混水,煽動一幫小兄弟合夥對抗中國,還是從美國利益出發。歸根到底,在對華交往中,以希拉裏為代表的美國政客始終是堅定的美國利益代言人和維護者,不可能去維護中國的利益。國人應該頭腦清醒,千萬不要被他們的花言巧語所矇騙。

  一直以來,維護自身的霸權就是美國的利益所在。冷戰結束後,作為惟一的超級大國,美國就不停地動員一切資源和力量來捍衛自己的“老大”地位。凡是被視為“假想敵”的國家,都會受到無情的遏制和攻擊。為了一己私利,美國不惜多次發動戰爭,各種地區衝突、國際爭端的背後或多或少都有山姆大叔的影子。在中東、北非輸出顏色革命是如此,“重返亞太”搞所謂低烈度緊張亦是如此。

  近年來,國際政治經濟格局處於大調整、大變革之中。隨著新興經濟體日漸崛起,美國的綜合實力和國際影響力大不如前,尤其在一些國際事務的處理上,更顯得力不從心。在對待中國的問題上,美國複雜的心態盡顯無余。既想搭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的便車,獲取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支援,又害怕中國實力不斷增長。於是在對華關係上,美國總是自相矛盾、搖擺不定:既要競爭又想合作,既要倚重又想遏制。這套戰略本身就充滿矛盾,所以美國政客們時常來點言行不一的表演自然也不意外。只不過表演得多了就難免拙劣,明眼人都看出的伎倆,他們自己卻陶醉其中。

  未來,中美關係不會一帆風順,爭吵和摩擦不可避免,而且會越來越頻繁和具體,我們要習慣在美國政客們所編織的各種甜言蜜語與威脅恫嚇中生活。在涉及國家利益的重大問題上,我們一定要心裏有數,決不能對這些政客們抱有任何幻想,指望他們來給中國發展出謀劃策。踏踏實實走自己的路,辦好自己的事,比什麼都靠譜。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