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之聲  >   正文

前海協會副會長王在希:兩會商談逐步破解難題

2013年04月27日 09: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前海協會副會長王在希(台灣網發 穆亮龍 攝)

  台灣網4月27日北京消息 1993年4月27日至29日,在海協會的倡議和積極推動下,經過海峽兩岸的共同努力,備受矚目的第一次“汪辜會談”在新加坡正式舉行。“汪辜會談”是海峽兩岸高層人士在長期隔斷之後的首次正式接觸,是兩岸走向和解的歷史性突破,是兩岸關係發展進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今年是“汪辜會談”20週年。在20年的風雨歷程中,兩會商談曲折前行,並於2008年6月以來取得突破性成果,可以告慰汪辜二老,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具有重要歷史意義。未來,兩會互設辦事機構也在加緊溝通。

  在“汪辜會談”20週年紀念之際,前海協會副會長王在希接受了記者的專訪。

  “白手套”握手,實現重大突破

  記者:今年是“汪辜會談”20週年。20年來兩岸關係經歷了曲折的歷史,兩會商談也是一樣出現了一些曲折的歷史。今天我們看到兩會商談成果很豐碩,在紀念“汪辜會談”20週年的特殊時刻,回顧20年的歷程,我想您作為一個親歷了其中很多工作的人,一定有很多感慨。

  王在希:是的。目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兩岸也實現了大交流,兩岸關係這樣的局面來之不易,是過去幾十年兩岸同胞共同努力的結果。在過去幾十年當中,“汪辜會談”應該是一個很重要的、稱得上歷史性的一個事件。因為20年前的“汪辜會談”是在非常特定的歷史條件下進行的。大家知道,臺灣開始開放兩岸往來是1987年11月,蔣經國先生還在世的時候。

  記者:開放國民黨老兵回大陸探親。

  王在希:對。在開放國民黨老兵回大陸探親之後,兩岸的交流,包括投資貿易、旅遊觀光、探親慢慢開始了。當時是通過第三地從臺灣回到大陸,因為當時兩岸沒有直接通航。主要背景是蔣經國當年奉行“三不”政策,即“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所以“汪辜會談”最重大的突破,就是突破了蔣經國的“三不”政策。

  “汪辜會談”是在1993年舉行的,當時臺灣是李登輝執政。李登輝雖然後來搞“臺獨”,但在剛當上臺灣地區領導人的時候,還不能全盤掌控國民黨。在國民黨裏面,傳統勢力影響還是很大的。

  當時兩岸關係中有幾個很重要的事情,一個是臺灣當局宣佈“終止動員戡亂時期”,這是“汪辜會談”能夠成功舉行的一個很必要的準備。這個“動員戡亂時期”如果不結束,大陸這邊是“匪區”,臺灣就不能跟大陸來往。第二個重要的背景,臺灣在成立“國統會”之後,1991年通過了一個“國統綱領”。“國統綱領”現在來看也應該是一個歷史性的、非常重要的、臺灣當局發展兩岸關係的一部法律文件。它首先確認了“臺灣和大陸都是中國的一部分”。第二條很重要的方面,它明確了“中國最後必須走向統一”。

  記者:分“三步走”。

  王在希:對。它提出了“三步走”的思想,儘管裏面某些內容我們不能完全認同,但是我一直認為“國統綱領”還是一個正面的、很重要的、歷史性的文件。

  所以1993年汪道涵老會長和辜振甫董事長這兩位老先生能夠走到一起,是在兩岸關係經歷了40來年的嚴峻對峙、兩岸隔絕封閉的狀態之後,兩岸第一次半官方的、面對面的接觸和商談。

  記者:外界形象地説是戴了一個“白手套”。

  王在希:是的。因為海基會是1990年成立的,海協會是1991年成立。那個時候我們吳學謙副總理主管對臺工作,我也到釣魚臺去參加了那個會議,我們都主張應該成立海協會。海協會和海基會不完全一樣,但是大體的功能是一樣的,相同的。都是政府授權的民間團體,半官半民,用通俗的話就是像戴了“白手套”,裏面的手是有授權的。

  “汪辜會談”在當時來講是一個重大的突破,它的影響、它帶來的震動是非常大的,不僅在海峽兩岸大家議論紛紛,就是在國際社會大家也很關注。

  當時的條件下,因為臺灣當局不肯到大陸來,也不讓我們進去,怎麼辦?就到第三地。因為新加坡當時和海峽兩岸關係都不錯,後來這個會談就在新加坡舉行。我認為也是很好的,它的效果也是非常非常好的。

  所以20年以後,我們來回顧這一段歷史,我覺得還是應該高度評價、充分肯定。汪道涵老先生和辜振甫老先生實現了首次握手,這個會談的意義就是打破了海峽兩岸從1949年以後40年的封閉狀態,那是真正的“破冰之旅”。從會談本身來講,當時也有成果,達成了四項協議。

  汪老赴臺計劃受阻,非常可惜

  王在希:“汪辜會談”達成的四項協議,後來落實情況不是很理想,因為隨著李登輝在島內地位的鞏固,他的“臺獨”本質慢慢地也顯露出來了。1995年李登輝訪問美國康奈爾大學,導致1996年臺海局勢緊張。當然,在1998年我們還是想做一些修補,邀請了辜振甫老先生到大陸來訪問,那次訪問也是比較成功的。

  記者:就是第二次“汪辜會談”。

  王在希:對。我記得,當時辜振甫董事長到上海,還當面邀請汪道涵會長訪問臺灣。

  記者:實際上當時也都準備成行了?

  王在希:都準備好了。而且汪道涵會長也把去臺灣訪問看作他一生當中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進行了很精心的準備。我本人當然也覺得很可惜的,我本來是作為汪老的特別助理,也要隨同汪會長赴臺灣訪問的。但是,大家都知道,後來李登輝拋出了一個臭名昭著的“兩國論”,使得汪老原定的1999年臺灣之行後來沒有成行。事隔十幾年以後,李登輝在臺灣公開地講了,當年他拋出“兩國論”,目的就是要阻止汪道涵訪台。李登輝自己也説的很明白。

  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2000年以後,民進黨陳水扁執政,兩岸關係進入了高度緊張危險的時期。兩岸之間“臺獨”和反“臺獨”、分裂和反分裂的鬥爭此起彼伏。

  兩會復談赴臺如願,20年曆程歷歷在目

  王在希:到了2008年以後,兩會又恢復了中斷九年之久的制度化協商。而且2008年5月20日馬英九在臺灣就職以後,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派新任的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先生來北京,恢復兩會之間的磋商。那次商談在釣魚臺舉行,很成功,我們也參加了。3天時間達成了兩項非常重要的協議,一個就是包機直航,儘管是包機,但是是直航了,不用轉航了,這是很重要的一個突破。第二個就是大陸的觀光客可以入島了。後來包機直航改成週末包機,後來發展到定期航班,慢慢地、一步步地向前推。我本人也很榮幸,在2008年7月6日,第一次有機會踏上臺灣寶島,到臺灣去進行訪問。

  這4年來,我們兩會8次商談,簽署了18項重要的協議,應該説實現了我們過去30多年來一直在努力為之奮鬥的幾個目標。當然,最主要的就是兩岸全面的、直接的、雙向海空直航。大陸民航飛機起飛,可以直接在臺灣機場落下來。這個直航是一個標誌性事件,標誌著兩岸關係向前發展邁出了很大的一步,也標誌著兩岸之間有一個基本的互信,沒有互信就不可能實現直航。

  記者:過去臺灣方面一直以“安全”為由,拒絕兩岸直航。

  王在希:是的,過去一直是以“安全”為理由不開放直航的。過去臺灣對大陸同胞直接進入臺灣,總是有這樣那樣的一些防範、一些戒備、一些擔心。

  記者:在心理上還有敵對的陰影。

  王在希:總是怕不安全。

  記者:還説“木馬屠城”。

  王在希:對,你説的很對。後來臺灣方面同意大陸觀光客到臺灣去參訪,現在發展到個人遊。臺灣能夠敞開大門,讓大陸同胞自由地出入島內,這個也不容易。海空直航、大陸同胞能夠自由地入島,這兩項事情是最值得慶賀的。

  還有一個就是兩岸的ECFA協議,這個協議就使得兩岸的經貿交流合作從原來自發的、無序的狀態,進入到了一個制度化、規範化、正常化的階段。從自發的狀態到有一個協議去規範,它的性質是不同的。現在兩岸民間的大交流,除了經貿以外,文化、教育、科技、學術,包括有一些政治性議題,我們也在交換意見、在交談。我們一直期待著,兩岸在政治範圍裏面,也應該像ECFA協議一樣,將來有一個共識、有一個協議、有一個制度化的保證。這樣兩岸關係就比較穩固了,就比較規範了,這個當然是後面的事情。

  20年前“汪辜會談”的一些情況,對於我來講確實歷歷在目,回憶起來也是感觸很深。到今天兩岸關係實現和平發展,全方位、寬領域、高層次的大交流在兩岸展開的時候,我們來回顧、紀念“汪辜會談”20週年,這是很有意義的一件事情,對兩岸關係一定會有很正面的、很積極的意義,是一個很重要的推動。

  記者:剛才王會長説起這20年的風雨歷程,確實是歷歷在目,隨手拈來都是很生動的情景,很多都是您親身經歷的。

  將來兩岸民眾有事就找兩會辦事處

  記者:現在的兩岸關係進入了深化、鞏固階段,兩會在這個關鍵時刻要發揮的作用也很關鍵,也要鞏固成果,也要繼續再創雙贏。在紀念汪辜會談20週年的時候,也應該引起我們很多思考,特別是現在兩會互設辦事處等等這些更進一步的事情正在醞釀,也很鼓舞人心。

  剛才您已經談到,兩岸正從事務性的商談議題逐步深化,在現在這樣一個大的、全面的交流展開的時候,在深水區如何嘗試?比如説,如何“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地落實“十七大”上胡總書記提出的互信機制的建立、和平發展框架的建立?

  王在希:講到兩會在進入鞏固、深化階段之後,下一步我們面臨的幾項任務。我記得馬英九主席在前不久公開地對媒體表示過,他覺得兩岸在未來幾年需要做三件事情,一件就是ECFA協議還有一些後續性的商談,因為ECFA協議我們簽署的是框架協議,有一些後續性的東西需要繼續磋商,還要細化。

  第二,他強調準備修改臺灣“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畢竟30多年過去了,面對今天兩岸大交流的格局,這個條例有很多的不適應,所以準備做一些修改,這是很有必要的。

  第三件事情,他也表示了可以考慮兩會首先設立辦事處。在我個人看來,大陸海協會和臺灣海基會,如果通過商談能夠互設辦事處,這個應該是兩岸關係發展進程中很重要的一個突破,這説明兩岸關係又向前走了一大步。因為互設辦事處,説明彼此之間的互信更多了,大家對兩岸關係發展的信心也更充實了。辦事處的設立,表示兩岸關係的運作、兩岸交流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將來兩會互設辦事處以後,兩岸交流中的很多事情就方便了。可以通過辦事處處理一些兩岸同胞在交流合作往來中産生的糾紛,或者事務性問題,不需要每出現一個事情就派一個團組跑來跑去。臺灣在大陸的同胞有一些事情需要向臺灣當局反映的,或者需要跟我們協調的,那他找辦事處就可以了。

  比如説,過去臺灣發生一個車禍了,你注意到,我們海協會馬上派一個副秘書長,派幾個人坐專機過去處理家屬的問題、善後的問題。如果有一個辦事處,就不必要專門再匆匆忙忙趕過去,可以通過辦事處代表海協會去慰問、處理一下善後的事情,這是很便捷的。應該會對兩岸的交流提供極大的便利,對兩岸關係發展會産生很良性的互動。

  目前,兩會互設辦事機構的事情已經在兩會副秘書長這個層級開始啟動了,正在進行溝通磋商。我們也一直很期待能夠及早實現這樣一個目標。我想到那一天,不僅對我們兩會是一個喜事,兩岸同胞也一定會非常高興地去慶賀。

  兩會互設辦事機構具有指標性意義

  記者:您覺得兩會互設辦事處,是不是在兩會商談,乃至兩岸關係發展的進程中,又是一個具有指標性意義的事情?

  王在希:是的,兩會互設辦事處確實是有指標性的意義。如果海協會和海基會可以互設辦事處,將來兩岸其他的民間社團,包括金融機構、航運機構、兩岸新聞媒體,我想也可以互設辦事處,也是理所當然、順理成章的事情。

  我剛剛率領一個大陸新聞交流團到臺灣去訪問了8天。其中大家談到的一個很重要的話題,就是兩岸的新聞交流起步最早,但是由於種種原因,現在就感覺到比較滯後了。就像建立常駐機構這個問題,現在都是臨時駐點採訪,兩三個月就得收拾行裝、換人。如果有一個常駐機構,也是辦事處性質的,我覺得會方便的多。我想兩岸互設辦事機構,這是一個大趨勢。

  記者:實際上在兩岸交流、商談的過程中已經開始碰到桎梏,感覺這個辦事處的産生也是呼之欲出了?

  王在希:是的。因為現在兩岸交流的規模已經很大了,去年兩岸人員往來已經突破了700萬人次,創紀錄的。尤其是大陸赴臺人員光是觀光就有198萬人次,加上其他參訪的團組,這個數字已經很大了。兩岸經貿方面,臺灣在大陸投資了9萬多個項目,有上千億美金的額度。加上現在在大陸從事臺資企業工商管理的常住臺胞人口有幾十萬人。這樣一種交流形勢,就要求有一個很便利的、為兩岸交流提供服務配套的機構。所以兩會互設辦事處,我認為是兩岸關係發展到目前這個階段,應有的一個議題。兩岸關係發展的需求也呼喚實現這樣一個階段性的目標。

  我還是很有信心,在目前的情況下能夠實現這個目標。因為兩岸關係目前發展的非常平穩,而且穩中有進。過去説“先經後政、先易後難”,其實“經”中也有“政”,經濟和政治、難和易不能絕然分開,只是從總體上有一個過渡、有一個順序。

  兩岸難題將來會改變

  記者:兩岸交流已經在深水區嘗試。您剛才也談了過去兩會商談取得的很多成果、很多經驗、很多啟示。您覺得走到今天,兩會商談對於推動兩岸關係還有什麼經驗值得未來借鑒的?還有什麼啟示,對未來開展工作有更好的指導意義?另外,您覺得還有哪些先易後難、想要推展的事情,包括政治、軍事領域方面的?

  王在希:兩會商談20年過來了,我覺得像“先易後難、循序漸進”這是一個基本的發展思路和脈絡,以後也會是這樣。總是要把一些容易達成協定的問題先解決了,把一些比較棘手的、難一點的問題往後放一放。

  兩會20年來起起伏伏,也很曲折,我認為要是講經驗、體會或者感受,很重要的一條就是要求同存異。因為海峽兩岸經歷了60多年來的分離狀態,歷史造成了兩岸不僅意識形態不同,社會制度也不同。所以説兩會要談判,要達成協定,除了堅持“先易後難、循序漸進”之外,很重要的一個,就是遵循胡錦濤總書記在2008年兩會第一次商談時提出來的16字方針,就是“建立互信、擱置爭議、求同存異、共創雙贏”。兩會的商談,如果大家不能擱置一些爭議,不能求大同存小異,很多問題就會走不動。

  所以,一個就是把建立互信放在很重要的位置。第二個,在商談過程中大家要擱置一些暫時可以擱置的爭議,我們求大同,兩岸才能比較容易達成協定。還有一個,協議應該是雙贏的、互利的,應該對兩岸同胞都有好處的。如果光是對一方有利,對另一方沒有利,這個協議就很難達成了。把握住這麼幾條,我覺得兩會繼續商談就比較容易找到共識,最後也比較容易達成一致。

  當然,兩會商談也是任重道遠。儘管現在兩岸關係發展取得了很豐碩的成果,總體形勢也非常好,但是一些歷史遺留下來的難題,也並不是很輕易就能破解的。尤其是將來真正要商談結束兩岸敵對狀態、建立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制,到最後在統一之前兩岸能夠簽署一個“和平協議”,共同來反對“臺獨”分裂圖謀,共同來承擔捍衛國家主權、領土完整這樣一個義務,還是有很多工作要做,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實現的。但是我有信心,我對未來的前景看好,從目前兩岸交流合作發展的速度和進程來看,有很多事情將來是會改變的。

  毛澤東畫像也被臺灣接受了

  王在希:我這次率領大陸新聞交流團到臺灣去訪問,中國國民黨主席吳伯雄先生跟我講了這樣一件事情。他講,過去在“兩蔣”年代,毛澤東的畫像在臺灣是不允許出現的,現在因為兩岸貨幣可以兌換使用了,人民幣上面有毛澤東的畫像,臺灣同胞拿到手裏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慢慢他們都接受了,過去這是不可思議的事情,這也是過去一種敵對狀態造成的。

  記者:以前在臺灣拿著毛澤東畫像,可能也算是一個挺大的政治問題。

  王在希:是。所以,我覺得兩岸同胞只要多交流、多來往、多溝通,這種誤解、疑慮、甚至恐懼慢慢地都會化解,彼此建立的信任、感情、共識慢慢地會累積。

  前國臺辦主任王毅在中共“十八大”前提出了“三心”,對最後實現統一我們要有決心,對兩岸關係發展的前景要有信心,對解決兩岸政治難題還要有耐心。我覺得這三句話比較客觀地反映了大陸同胞在經歷了幾十年兩岸關係曲折進程之後,大家對未來前景的自信、對國家統一的自信、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的自信。

  所以,我想通過兩岸交流,尤其是經貿合作,兩岸同胞將來慢慢地、逐漸地會感覺到,誰也離不開誰,誰也不想離開誰。現在用一個學術界的新名詞叫最後“融合”,其實最後融合到一起了,自然就統一了,這是必然的趨勢。因為中華民族五千年,最後追求統一是我們民族非常特殊的價值觀,過去幾千年的時間也證明了我們中華兒女崇尚統一,發展到一定階段以後,大家一定會走到一起。歷史上分分合合也是常有的,中國有過分離,但是最終統一是一種常態。

  所以我想,在21世紀,隨著兩岸經濟的現代化,隨著兩岸民主法制不斷地完善,隨著中華民族實現歷史性的偉大復興,最後兩岸走到一起,實現統一,這一天一定會到來的。

  記者:謝謝王會長。

  王在希:也謝謝你來採訪。(台灣網、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聯合報道  記者何端端、穆亮龍)

海協會副會長王在希(左)接受記者採訪(台灣網發 穆亮龍 攝)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