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社會  >   正文

北京交通擁堵解析:道少車多 公交反成擁堵源

2012年12月18日 09:03 來源:中國青年報 字號:       轉發 打印

  “你要是猛一看北京地鐵圖,會誤以為是道路網絡,它跟道路是非常相似的。”毛保華教授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當所有的軌道都基本“在道路的底下”時,“跟道路實際上是重復了,互補作用沒有發揮出來,可以說‘沒有互補’。”

  照此發展下去,專家認為可能未來北京的軌道網會更加密集,但出行的便利度未必增加。

  “正確方法是,隨著軌道網的建設,它和原來的公交網職能上會有一定重疊,這時公交線路就應該作一定調整,比如,適當地進行一些裁並。”陳艷艷教授說。

  病灶四:“最後一公里”倒逼私車出行

  “我家小區離最近的地鐵站要兩公里,遇到急事時,公交車不靠譜兒,出租車打不著,騎自行車太危險,又不想坐‘黑車’、‘蹦蹦’,只能加入買車大軍。”

  對一些北京市民來說,在出租車和自行車均“指望不上”時,買車,似乎成了解決“最後一公里”問題的唯一選擇。

  而這對擁堵來說,無疑是一對惡性循環。

  早晚高峰“打車難”,攔到車卻遭遇拒載、挑活兒、議價……出租車本來是一個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補充,但在陳艷艷教授看來,其作用卻沒有充分發揮。

: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係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