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北京交通委的規劃,北京軌道交通將在2015年形成一個較為完善的網絡,總里程將達到660公里。但姚恩建認為,相比北京市2000多萬的人口總數和持續旺盛的出行需求,即便是2015年達到了660公里,北京軌道交通的總里程“也不是很多”。
對比幾個主要國際大都市可見,北京目前每3萬多人有1公里地鐵,而同1公里地鐵在紐約是1.9萬人,在倫敦是約1.8萬人,柏林則是0.7萬人就擁有1公里軌道交通(含地鐵和城鐵)。
“低密度、高運量”,也被毛保華教授認為是北京地鐵的缺憾之一。
他告訴記者,北京地鐵的372公里中,在四環或者在三環以內的並不多,很多線路分布在外環乃至大興、通州等郊區。毛保華教授曾考察過倫敦地鐵,他借此反思了北京的地鐵思路:“倫敦地鐵大部分在中心城區范圍,在市區內,坐地鐵就可以去你想去的地方。而我們是中心城區的線路少、密度低,導致單純依靠軌道交通很難到達目的地。”
最重要的是,受訪專家認為“北京的地鐵網絡難以跟道路形成互補”。
“對于北京這種經濟、文化、政治中心相對集中連片的城市,地鐵網絡應該採取‘環狀’與‘放射狀’相結合的網絡結構,並且中心區域的線路有多條軌道交通並行,來分散地面客流。但北京的地鐵網絡更像是網格形狀,放射狀線路較少。”姚恩建教授說。
[ 責任編輯:張曉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