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社會  >   正文

北京交通擁堵解析:道少車多 公交反成擁堵源

2012年12月18日 09:03 來源:中國青年報 字號:       轉發 打印

  “主路上車次多,支路上車次少”則困擾著另一批市民。

  家住朝陽區石佛營附近的石磊告訴記者,從他住的炫特嘉園小區出發,步行10分鐘有一個公交站,但在5種公交車中,能從該支路到幹道的公交車只有區區1班,“每次有車進站,等到我想坐的車的幾率只有1/5。左轉拐過一個路口,幹道上就有好幾趟車去我單位。但這段距離有1.5公里,常常等也不是,走也不是。”他慨嘆。

  公交車的發車頻率和到站準時率不高,更令石磊煩惱的是,他將這一現象概括為“一等等半天,一來來兩輛”。

  “線路設計不夠科學,是北京公交發展的主要問題之一。”北京工業大學交通研究中心教授陳艷艷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尤其是主線和支線的設計規劃上不夠合理,人們出行的直達效率會下降。”

  陳艷艷教授還表示,公交線路自身過分重疊,會令公交自身產生“內部擁堵”。“在一些車站觀察一段時間,你會發現經常是近十條線路、一大批公交車進站,造成擁堵。空了一段時間後,又是一大批公交車進站。公交車很多時間都損耗在進出站上了,對此,應該進行一些合並或優化工作。”她表示。

  交通部公路科學研究院主任工程師王旭東還提示,目前北京大力發展“大容量公交車“的做法,可能反而加劇擁堵。

  “你看路面上的大容量公交停在車站,把不少公交、私車都堵在那里了,本身就是一個堵車點。”王旭東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一輛大容量公交車在街上跑,它造成的擁堵,可能超過很多小車造成的擁堵。”

: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係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