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社會  >   正文

北京交通擁堵解析:道少車多 公交反成擁堵源

2012年12月18日 09:03 來源:中國青年報 字號:       轉發 打印

  “在繼續實行限行措施的情況下,北京的路網容量只能容納670萬輛機動車。到2015年,北京機動車保有量可達700萬輛,大大超過路網的最大容量。”2010年8月,北京交通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郭繼孚等專家曾推斷,如果不控制和引導,2015年全市的平均車速將低于15公里/小時,被媒體形容為“回到十年前水平”。

  今年9月,北京由小雨和“雙節”引發的大堵車,令不少公眾至今心有余悸。而“經過治堵後”,每小時不超過25.3公里的平均時速,讓一些公眾相信,15公里/小時並非危言聳聽。

  “限行”、“限號”之余,北京市交通主管部門也在努力“建”。《2011年北京市交通發展年報》稱,今年會力爭使城市快速路達到300公里,建設城市主幹路300公里,建設城市次幹路支路微循環係統400公里。但是記者發現,佔道停車和佔道施工,卻在不斷地“蠶食”已寸土寸金的道路空間。

  據2011年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城建環保委員會發布的數字,北京所有停車位僅有約250萬個,遠低于機動車保有量,城六區停車位與機動車之比只有0.63:1,遠低于國際通行1.15—1.3:1的標準。停車位的“高度稀缺”,令一些車主不得不打“佔道”的主意。

  《北京市交通發展年報》顯示,去年私家車在夜間停車時,有專用車位的不足一半,近3成“無固定車位”,約10%會明確“停在路邊”。

  在此背景下,應急車道被佔似乎“不足為奇”。

  興修地鐵、公路養護等佔道也在困擾著一些人的出行。《年報》顯示,截至今年12月9日,北京共發現公路養護事件約2.2萬件,日均發現65件。“一堵就堵死,催也催不得”成很多車主的直觀感受。

: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係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