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1月底,北京市交通委宣布:全市機動車的最新保有量已突破518.9萬。盡管該增幅已較去年下降了78.1%,但“仍超過2020年北京城市總體規劃車輛指標18.9萬輛,遠高于國際其他城市。”
中國青年報記者查詢發現,飛速增長的機動車保有量,數年前,就已令北京路網“不堪重負”。
一組媒體披露的數據顯示,北京機動車保有量從300萬輛到400萬輛,僅用了兩年零7個月,而東京實現這一變化用了12年。相應地,“道少車多”的病症至少在2003年就已顯現。
當年,北京市交通管理局向媒體宣布,在早晚流量高峰時期,全市90%以上的道路交通已處于“飽和”或“超飽和”狀態。全市路網平均負荷度達70%,經常發生擁堵的點段達84處。
而那時,全市道路總里程數有3055公里,全市私人小客車只有92.2萬輛,機動車總量也不過213萬輛。道路和機動車的比例約為14:1。
到了2010年,情況未有根本好轉。
據《2011年北京市交通發展年報》顯示,在“搖號”政策以前,2010年年底,北京小客車已飆升到481萬余輛,而同期,北京市城六區的道路總里程僅為6355公里,二者比例僅13:1。
[ 責任編輯:張曉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