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社會  >   正文

小夥車禍身亡父替兒捐器官 四人重獲新生兩人重見光明

2012年11月03日 10:07 來源:廣州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接受心臟移植的患者講述自己經歷時,數度落淚。圖/倪黎祥

  20歲的廣西壯族小夥子韋茂志因車禍不幸身故。父親毅然替兒子捐出包括心肝腎在內的多個器官以及眼角膜,並將遺體捐出來供臨床解剖研究。

  記者昨天從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獲悉,小韋的心臟近日被成功移植到一名患有嚴重擴張型心肌病、年紀與他父親相倣的病人身上,手術非常成功。這也是該院成功實施的首例公民捐獻器官心臟移植手術。截至記者發稿時,小韋捐獻的器官、組織已令四人重獲新生,兩人重見光明。

  明理老伯捐兒器官:“只要能救人,都捐”

  10月9日,在南海打工的韋茂志不幸遭遇車禍,被送入南海人民醫院搶救。他因出現重型顱腦損傷合併腦疝,經醫院全力搶救,仍傷重不治。儘管遭受汽車的撞擊,但韋茂志的各器官卻保持著良好的功能,如果捐獻出去,可以挽救他人的生命。

  “小韋家在南寧附近的山區,韋老伯第一次出遠門,廣東是他這輩子去得最遠的地方,沒想到竟然是來給兒子送別。”深圳紅十字會器官捐獻協調員高敏回憶説,看到已無獲救希望的兒子,韋老伯十分傷心,但當高敏向他講明器官捐獻的意義時,他表現得深明大義。“韋伯跟我説,人死了什麼都沒有了,燒了也是一把灰,不如捐出去幫人。”

  令高敏印象格外深刻的是,韋老伯仔細詢問哪些器官可以捐獻,然後一筆一畫地填寫捐獻表格,説“只要能救人,都寫上”。當看到表格上有捐獻遺體的選項,他便問遺體有何作用。“我告訴他可以讓醫學生進行解剖研究,他説,那就捐吧。”高敏説,最終,韋老伯替兒子捐獻了包括心臟在內的多個器官以及眼角膜,並將遺體捐獻給深圳大學醫學院用於臨床解剖研究。

  老伯婉拒補助:

  “送水能掙點錢,就不讓大家破費了”

  韋茂志家境貧寒,是家裏唯一的兒子,他的父親靠幫人運送山泉水謀生,送一桶水賺2.5元。當工作人員提出給予韋父一定經濟補助時,這位54歲的阿伯卻婉言謝絕了,他説,兒子身故是天災人禍,自己“送水能掙一點錢,就不讓大家破費了。”

  51歲交警換心得新生

  在韋茂志父親填寫《器官捐獻志願書》的同時,51歲的陜西交警老郝則在焦急地等待能贈他一顆“心”的人。老郝曾患地方性心臟病“克山病”,5年前出現胸悶氣短、幹咳、不能平躺睡覺等症狀,被診斷為擴張型心肌病,每年冬季均會發作嚴重的心臟衰竭。“我從2007年起,每年要住三四次醫院,去年春節開始,因為病情危重,大半年待在醫院裏。”

  今年,他慕名來到廣州就診。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移植團隊評估後認為,他符合心臟移植手術的指徵,但需要等待一個跟他血型相同、大小適合、HLA組織配型相合的捐獻者。在等待了四個多月後,他幸運地等到了韋茂志。完全陌生的兩人HLA組織配型六個位點竟有五個相符,相當不容易。

  10月14日12時,生命已無法挽救的韋茂志被送入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黃埔院區手術室。器官移植專家實施了胸腹聯合心臟、肝臟、腎臟的同時獲取,隨後心臟被移植到老郝身上。15時30分,手術結束,小韋年輕的心臟在老郝的胸腔裏依舊有力地跳動。

  “感覺很好!感謝捐獻者和醫生,讓我重獲新生!”昨天,正處於康復期的老郝激動地講述手術後自己的狀態:手術後六天摘掉心電監護,七天即下地。説到動情處,忍不住落淚。按照器官捐獻回避原則,他未被告知韋茂志的情況。心臟移植後,他需要終身服用抗排斥藥物。老郝説,希望能儘快重返工作崗位。

  99%需心臟移植患者因供體缺乏無法手術

  記者獲悉,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早在1995年就率先完成了亞洲首例新生兒心臟移植術,迄今完成了十余例心臟移植及心肺聯合移植術,術後患者最長已存活了7年,一年存活率達到90%。

  “目前國內器官供不應求、形勢嚴峻,心臟捐獻尤其短缺。”該院副院長、器官移植首席專家何曉順教授指出,我國登記在冊的需要進行心臟移植的患者在10000至20000例,但是實際上每年做手術的患者僅有100至200例,約99%的患者會因等不到供體而無法手術。該院已有多名患者在等待心臟的過程中死亡,而這次幸運接受移植的病人也等待了四個多月。

  何曉順指出,國內很多晚期危重病患者受傳統觀念影響,不願在自己過世後捐獻心臟。“心臟捐獻對病人身體、醫生技術條件等要求很高。有些志願者選了捐獻心臟,但大多數沒有成功。”高敏説,就在小韋出車禍當天,也有人打電話想為正在搶救中的家人捐獻器官和遺體,但遺憾的是下決心的時間太晚,病人的身體情況已不適合進行捐獻。

  “不過,這幾年捐獻的人越來越多,尤其是今年,好幾例都是和小韋一樣,要求捐獻器官和遺體。”高敏説,這令她感到欣慰,因為這意味著更多生命將得到拯救。(記者任珊珊 彭福祥 李紹斌)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