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發表“細節論”
揪耳朵、貼嘴巴、扔垃圾桶……一系列的虐童照片,讓網友對幼師顏艷紅充滿了憤怒。而10月29日深夜,央視記者、評論員王志安卻在其微博對“虐童照片”發表了不同的看法。
對於微博轉發最為廣泛的“揪耳朵照”,王志安在微博中這樣寫道:“人最容易被什麼欺騙?自己的眼睛。單獨看這張照片,我估計每個人都會憤怒。但是,只有了解顏艷紅究竟是在什麼氛圍下做的這個舉動,才能幫助我們抵達真相。今天採訪知道,當時這位被顏艷紅揪著耳朵提起來的孩子,放下來之後,笑了。”
對於另一張“小朋友倒塞入垃圾桶”的照片,王志安的採訪結果是,“今天辦案的警察告訴我,他們調查,現場顏艷紅是把孩子放進去的,不是扔的。儘管這不影響對顏艷紅的定罪,但是,我仍然希望對細節苛責,只有這樣,才能抵達真相。”這兩條微博一經發出,立即遭到了大批網友的質疑和痛罵。
王志安表示,這些照片,只是採訪的起點。在一切未明之前,結論只能存疑。對於網友的炮轟,他回應稱“我無意為顏艷紅辯護……我只是想説:事件並非如照片呈現的那麼簡單”。但這些,並不能平息網友的情緒,30日淩晨1點半左右,王志安將兩條微博內容刪除。
網友痛批“摳字眼”
對於王志安所呈現的照片背後的“細節”,大多網友想反問一句,這樣“摳字眼”有意思嗎?
把“扔”變成“放”,把“哭”變成“笑”,這些並不能抹除幼師拍照時,對沒有反抗能力的幼兒實施的侮辱。不是改一個字眼,孩子就不在垃圾桶裏了;不是換一個表情,揪著耳朵被拎起來就變成了遊戲……網友質疑,央視記者既然可以“細節”出孩子被揪耳朵後“笑了”,怎麼不繼續“細節”一下,是誰證明這個孩子“笑”的,這個孩子為何“笑”了,“笑”了之後孩子回家有沒有做惡夢,之後的心理是否有受到影響?
在一個受到廣泛關注的社會事件中,王志安拿這樣的“細節”來説事,讓不少網友都質疑他有“博出位”的炒作嫌疑。
網友“背對著夕陽zhang”就説,“這麼小的孩子根本沒有辨別是非的能力,你對他做錯的事情他或許也會笑,但‘笑’了並不代表錯的行為就對了。”“什麼時候犯罪開始以受害者的表情來定罪了,這麼簡單的法理和道理都不懂。”網友“慕容-瘋少”提醒王志安:“你看過她圖片配的那些話嗎?那可都是懲罰的意思。”
當然,也有網友對王志安提出的“苛責細節,抵達真相”表示了支援,認為呈現更多的事實,讓任何一方都能發聲,是媒體應該做的。網友“路瑋繁”表示,只要事實清楚邏輯通順的觀點都可以接受……不必唯立場論。
[ 責任編輯:黃艷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