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教育  >   正文

2016國考行測常識最有意思的題目盤點

2015年12月01日 08:29:00 來源:中公教育 字號:       轉發 列印

  2016國考行測考試已經落下帷幕,考生們對於這次的考試可謂感觸頗深,中公教育發現,行測常識判斷的題目共有20題,題目貫穿古今,涵蓋中外,其中不乏一些“有意思”的小題目,現在我們就來盤點下2016年的國考常識中那些最“有意思”的題目。

  一、最古老的題

  有沒有想過“恐龍”會以怎樣的形式出現在我們的面前,是博物館裏高高的骨架,還是大銀幕上逼真的“3D”動畫,都不是,它伴隨著題目穿越了。今年的國考常識做到了僅僅依靠我們博大精深的漢語言文化就帶你360領略這遠古的神奇生靈,當然,導遊是考場上的自己。

  下列關於恐龍的説法正確的是:

  A.可通過某個DNA片段克隆出恐龍

  B.屬於脊椎亞門類動物中的哺乳綱

  C.霸王龍和劍龍都是肉食性動物

  D.主要活躍在中生代時期

  (重要提示:本題目依據考生回憶還原,中公教育蒐集整理)

  【答案】D。中公解析:克隆恐龍需要完整的恐龍基因序列,A項錯誤;恐龍屬於脊椎亞門類動物中的爬行綱,不是哺乳動物,B項錯誤;劍龍是草食性恐龍,C項錯誤;恐龍主要活躍在中生代時期,包括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D項正確。故本題答案選D。

  點評:恐龍穿越而來,它以題目的面貌呈現,帶來的是對考生能力的綜合考查。這道題不僅要求考生知道恐龍的歸屬,還要知道高端的克隆技術;不僅要知道它出現的時代,還要了解它的生活習性。

  二、最冷的題目

  冬天來了,雪姑娘也來了,它穿著潔白晶瑩的華服,帶著精靈翅膀般剔透的面容到考場上來為難你了,你被凍住了嗎?

  下列與雪有關的説法正確的是:

  A.大氣中有足夠的凝結核是形成降雪的必要條件

  B.食鹽可作為融雪物質,是因為鹽水的凝固點比純水高

  C.“下雪不冷化雪冷”是因為凝固吸熱,有降溫製冷作用

  D.“六月飛雪”是文學作品杜撰的場景,不可能在我國境內出現

  (重要提示:本題目依據考生回憶還原,中公教育蒐集整理)

  【答案】A。中公解析:食鹽融雪的原理是鹽水的凝固點比純水的低,故B錯誤。“下雪不冷化雪冷”是因為融化吸熱,故會令溫度降低,故C錯誤。産生“六月雪”的直接原因,多半是夏季高空有較強的冷平流。我國境內新疆等地曾出現過“六月飛雪”的場景,故D錯誤。

  點評:白雪皚皚是多少人喜愛冬季的理由,是多少人關於童年冬季的美好回憶。但你真的了解“雪”嗎?你知道為什麼會下雪嗎?你知道怎麼避免下雪後的損害嗎?你知道下雪的影響嗎?你知道什麼時候下雪嗎?沒關係,做完這道題就知道了。當然,還處在夏秋季節的南方考生們,就不要太過於糾結了。

  (來源:中公教育)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郭碧娟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郭碧娟

原稿件來源:中公教育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