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勇傑 繪
“一上來就做幾百個下蹲,孩子怎麼吃得消啊,軍訓就不能慢慢來嗎?”昨天,在李惠利醫院腎內科病房,兩名十四五歲的女孩小米和小玲因為橫紋肌溶解正接受治療。導致她們入院的,是上周開始的軍訓。軍訓應該怎麼訓?家長、學校和專家紛紛表達了各自的觀點。
事件回放 練下蹲練出“醬油尿”
上周,小米和小玲開始了入學前軍訓,第一天,教官佈置的任務是下蹲。孩子們都很聽話,也不偷懶,半天下來,總共做了幾百個下蹲。
第二天,小米和小玲腰酸得厲害,小便顏色也不太正常。出於女孩子的羞澀沒有跟老師和家長説。直到第三天,尿色加深成紅褐色,就像醬油,她們害怕了,才告訴父母。在醫院裏,兩人被診斷為橫紋肌溶解,相繼住進了李惠利醫院腎內科病房。
該科主任醫師裘曉惠告訴記者,入院時,兩個孩子的肌酸激酶都很高,小米是140000ummol/L,小玲是166600ummol/L,都是正常值的1000多倍。當時兩個女孩都出現了肝功能損傷,所幸還沒有影響到腎功能。
家長聲音 軍訓太猛,孩子又太弱
這一事件讓小米媽媽嚇壞了:“聽説同班還有好幾個孩子出現了這樣或那樣的不舒服,軍訓,需要這麼猛嗎?”
小玲的媽媽則埋怨女兒,平時總窩在家裏,不出去運動,體質太差。
圍繞軍訓,記者也收集了許多家長的看法。大多數家長支援學校組織軍訓,“現在的孩子已經夠安逸了,軍訓對於磨練他們的意志有好處。”市民王先生説。他的孩子在一所重點中學上初二,學習好,身體棒。
還有一些家長認為,軍訓應該更靈活一些。比如,低年級的孩子、高年級的孩子,女孩、男孩,都應該細分並且區別對待。同時,軍訓的時間、強度和場地也得跟天氣條件掛鉤,及時調整。而且,考慮到一些孩子暑假已經在家宅了快兩個月,軍訓尤其要注意循序漸進,讓孩子們的身體有一個適應的過程。
學校態度 不考慮取消軍訓
軍訓中,運動損傷頻頻發生。那麼,學校會不會出於安全考慮,取消軍訓?對此,市區多名中學負責人表示,軍訓很有必要,沒有考慮過取消軍訓。
李惠利中學政教處主任宋明暉説,學校每年都會組織新生軍訓,為期六天,這是社會實踐活動之一。對學生來説,軍訓可以增強體質,鍛鍊意志,提高紀律意識,讓學生體驗集體生活。
不過,宋明暉也表示,考慮到軍訓中頻頻出現的新狀況,學校會適當調整訓練項目,控制訓練強度。比如,高溫天會安排整理內務等室內活動。每一次訓練前,教官都會提醒學生,如果身體方面有特殊情況,不宜參加,可以在一旁觀看。軍訓過程中出現不適,也要及時彙報,不要硬撐。
此外,記者了解到,參加軍訓的不僅有中學生,部分小學也開始組織學生軍訓。江東區每年就組織幾千名五年級小學生進行軍訓。
專家提醒 運動要講究循序漸進
軍訓中的意外,以橫紋肌溶解和中暑最為常見。在市區一些醫院的急診科,近來,這一類的小患者屢見不鮮。
市一院腎內科主任醫師邊學燕説,橫紋肌溶解多見於軍訓學生和新兵。
這是一種內科急症,常發生於肌肉受到大力撞擊、長時間壓迫或是過度運動之後,表現為肌肉細胞的壞死以及細胞膜的破壞,肌肉中的一些蛋白質和肌球蛋白滲漏出來,進入血液,最終出現在尿中,尿色不同程度加深。輕者幾天可自行痊癒,重者會導致腎功能損傷,甚至出現急性腎衰竭,需要作透析治療。
此外,軍訓中發生中暑的孩子也很多。就算當時天氣不算太熱,但劇烈運動,不注意補水,仍可能發生中暑。
市一院急診科主任醫師宗建平提醒,運動要講究循序漸進,而且過程中要注意補水降溫。並保證充足的睡眠和均衡的飲食。有哮喘等基礎疾病的孩子,不宜參加軍訓,以免誘發運動性哮喘危及生命。感冒未愈的孩子也不宜參加軍訓,以免因為勞累,誘發病毒性心肌炎。此外,身體疲勞的時候,也不宜參加軍訓。
[ 責任編輯:郭碧娟 ]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郭碧娟
原稿件來源:中國寧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