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教育  >   正文

復旦首屆人文盛典落幕 多位學者共用思想盛宴

2015年08月25日 08:53:00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 字號:       轉發 列印

  近日,由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和哲學學院聯合主辦,沃爾沃汽車贊助的“藝沁人文、篤志商道——復旦大學EMBA首屆人文盛典”在管理學院隆重開幕。葛劍雄、王安憶、王雷泉、王小慧等知名文化學人齊聚復旦,共同探討國家轉型之路與個體價值。來自全國各地的企業家、高校學者、復旦校友五百多人到場參加本次盛典。

  讀懂大時代:共築中華復興夢

  本次盛典上半場聚焦在宏觀時代背景,由復旦大學教授、全國政協常委葛劍雄,復旦大學歷史學博士、上海大學教授朱學勤,復旦大學教授、上海市哲學學會會長吳曉明三位嘉賓發表主題演講。

  被媒體評為 “兩會炮手”葛劍雄在以《絲綢之路的歷史地理背景與“一帶一路”》為題的演講中指出,“一帶一路”離不開歷史上的絲綢之路概念,也離不開歷史上中國與外國的經濟聯繫和交通路線。對歷史不了解或誤解,往往會錯把歷史教訓當經驗,甚至影響“一帶一路”建設。

  朱學勤在《改革開放三十年再回首》的主題演講中,以獨特的視角回顧了過去三十年來中國的改革風雲,並盤點了改革留給今天的啟示。吳曉明在《民族復興與新文明之創建》主題演講中指出,中國的現代化是在一個與西方不同的社會條件和文化傳統基礎上展開的,不僅需要向西方學習借鑒,還需要立足自身實踐開闢出一條獨特道路。

  我思故我在:個體生命的價值

  下半場聚焦個體生命發展,由著名作家、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王安憶,復旦大學教授、復旦大學人文智慧課堂教授、上海宗教學會副會長王雷泉,復旦大學教授、國際儒學聯合會理事楊澤波,及旅德跨界藝術家王小慧等四位嘉賓圍繞修身與信仰話題發表演講。

  王安憶在《我的文學生活》的演講中認為,文學就是敘事的藝術,它的意義往大里説關乎人類精神,從小裏説可能只是使人生變得有樂趣。文學給許多虛有的存在命名,有了這些命名,情感就變得豐富,精神的享受也深厚起來。王雷泉以《禪的智慧與人生境界》為題,闡述對禪宗與信仰的認知。

  而楊澤波在《當代中國社會道德重建》主題演講中表示,今天存在“一個被嚴重遺忘的道理”,即人天生是一個道德的存在,而這正是許多社會怪狀的源頭。儒家學説認為,人不僅是道德人,而且這種道德來自天生。換言之,人天生就是一個道德的存在。

  跨界藝術家王小慧在《藝術是我的生活方式》主題演講中説,跨界藝術應是一個“跨學科,甚至是跨文化的新成果”。她認為,跨界是正在進行時,是從一種狀態到另外一種狀態。正是這種全新的藝術形式,給藝術家們提供了超出想像力的、前所未有的廣闊舞臺。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郭碧娟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郭碧娟

原稿件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