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教育  >   正文

科幻專業招到首個博士生 專家稱最缺科幻編劇

2015年08月24日 08:53:00 來源:法制晚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從去年年底到今年,中國科幻發生了幾件大事:《星際穿越》在國內走紅,被譽為中國目前最好的長篇科幻小説《三體》開拍電影,《三體》小説入圍美國星雲獎……

  在眾多大事當中,北京師範大學要招國內首個科幻方向博士的消息特別吸引人眼球,這意味著科幻研究的高度再一次得到了提升。近日,《法制晚報》記者從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了解到,該校招到的第一位科幻方向博士生名叫姜振宇。

  姜振宇告訴記者,他是為了一輩子做科幻才去讀這個博士的。

  該專業唯一的授課老師吳岩教授説,目前需要大力創建和發展科幻這個文學領域,也建議有影視方向的高校要發展專門科幻影視專業方向。

  成才從小喜歡科幻曾跑去蹭課

  姜振宇是吳岩今年招收的第一個“科幻博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他高興地説,他最近剛出生的女兒已經被科幻圈的朋友稱為“幻二代”了。姜振宇説,他從小就喜歡科幻,小時候喜歡《飛碟探索》、《科幻世界》一類的雜誌,這些書都帶給他很大的好奇心,買了電腦以後,他還自己學一些編程和駭客技術等。

  在浙江大學出版學專業學習期間,他一直關注中美科幻出版市場,並進行了對比研究,同時也接觸到了網路出版、自助出版這些具有鮮明數字化、個體化特徵的出版模式,也寫了一些科幻小説和相關研究文章,“其實就是個普通的科幻迷。”他説。

  研究生在中國社科院就讀文藝學的姜振宇,經常跑到北師大蹭吳岩的課來聽,確定要報考“科幻博士”是去年五月份的事情。

  揭秘不培養科幻作家培養研究者

  在姜振宇看來,科幻博士並不是一個充滿神秘色彩的專業,更準確的説法是,他在讀的是文學博士,所做的研究方向是科幻。這個專業的目的並不是培養科幻作家,而是培養研究者。

  關於這一點,姜振宇舉了一個形象的例子。他説,李白、杜甫的詩歌之所以能夠得以傳誦,除了因為他們的詩歌本身是傑作之外,也是因為有權威的人向普通大眾傳播他們詩歌的好處。科幻研究也應該起到類似的作用。

  “我希望未來人們能像買四大名著一樣去買經典的科幻小説。”姜振宇説,他像夏茄、飛氘等人一樣,是為了一輩子做科幻才去讀這個博士的。

  據該專業唯一的授課老師吳岩教授介紹,文學院科幻文學是挂靠在兒童文學專業下的一個三級學科,今年首次擁有博士招生名額。科幻方向的考試分為筆試和面試,筆試的試卷和文學院其他專業的考試基本是一樣的試卷結構,但面試試題就更多考查考生的發揮了,面試老師會給出一系列和科幻有關的問題,讓考生自己闡述自己的觀點。比如,科幻與現代性的關係你怎麼理解的?對當前科幻發展中出現的問題你有什麼最新的看法?

  “學生的專業基礎和專業興趣、對當前重要問題的把握,是考試的核心。”吳岩説,當然考生科幻作品看得越多越好。此外他還強調,考生必須對這個領域有持久的熱情,有把這件事做好和堅忍不拔的毅力及獨立工作的潛能。

  前景科幻已經成為産業需要大力發展

  説起前幾屆學生的就業情況,吳岩表示,在他教書的12年中,畢業的學生三分之一去了報社和雜誌社等媒體,三分之一當了中小學的老師,還有一些上了博士,或者沒有特定的工作,成了自由的撰稿人。

  吳岩説,該方向的就業前景還是挺好的,目前最缺的就是科幻電影的編劇。據説目前中國有30萬名編劇,但能寫科幻劇本的,可能不到1%。

  “除了電影行業,各種文化創意産業都需要這方面的人才,比如電子遊戲、主題公園、産品設計等領域。”他説。

  他建議,目前應該大力發展科幻方向的創意寫作,以培養科幻作家和編劇為目標。一個類型電影的人才培育,常常需要10—30年的時間,中國這方面的市場需求至少還會持續這麼多年。儘快設置相關專業是吳岩的最大建議。

  文/記者張麗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郭碧娟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郭碧娟

原稿件來源:法制晚報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