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教育  >   正文

父親患肺癌 陽光少年邊照顧父親邊學習考上清華

2015年07月22日 09:41:00 來源:廣西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父親患癌 陽光少年邊照顧父親邊學習考上清華(圖)

  堅強樂觀的一家三口,中間為羅文陽。

  父親確診患肺癌兩年,陽光少年一夜之間懂事,一邊照顧父親一邊更加自覺地學習

  考上清華 他的情商比分數還高

  核心提示

  畢業于柳鐵一中的羅文陽還不滿18歲,是今年廣西理科高考總分第二名,總分714分(含加分),已被清華大學錄取。面對即將到來的大學生活,羅文陽既憧憬又害怕,他害怕離開重病的父親。

  “總是向你索取,卻不曾説謝謝你;直到長大以後,才懂得你不容易……時光時光慢些吧,不要再讓你變老了……”筷子兄弟的這首《父親》,或許最能表達羅文陽對父親的感情。

  突遭變故

  少年一夜之間懂事

  2013年7月,父親羅楚雄確診肺癌晚期的時候,羅文陽正在英國參加一個為期10余天的遊學活動,母親沒有立即告訴他。從英國回來後,母親告訴了他父親的病情。

  母親楊富珍已做好安慰兒子的準備,然而兒子卻表現得挺“淡定”。“他説‘媽,我不應該去英國的,不該花這筆錢。’”楊富珍回想起當時兒子説的這句話,覺得兒子一夜之間懂事了。

  此後兩年,為了省下錢給父親治病,羅文陽幾乎沒添置過新衣服,甚至學習用品也是能省則省。

  羅文陽的父母都畢業于西南政法大學,兩人都就職于柳州鐵路運輸檢察院,在羅爸爸生病前,這一家三口的日子簡單而幸福。2013年7月,羅楚雄在出差回來路上暈倒,隨後確診為肺癌晚期;此後兩年裏,他做過一次腦部手術,並多次住院化療,曾遇到危急的情況,但都挺了過來。

  學習自覺

  選擇專業時

  考慮家庭

  確診病情後,羅楚雄多次住院,現在在家吃藥治療,看上去精神不錯。楊富珍告訴記者,在丈夫確診病情後,他們沒想過要隱瞞兒子,但對兒子能否接受這個打擊,一點底都沒有。

  2014年1月,羅父病危轉重症監護室,面臨人生“大考”。考慮再三,楊富珍還是決定把實情告訴兒子。但兒子知道後反而安慰她“這種病只能控制,我懂。”擔心兒子是故作淡定,她第二天特地打電話給班主任,讓班主任留意兒子在校的舉止,結果班主任反饋回來的是“情緒起伏不大。”

  羅文陽告訴記者,要説自己情緒一點變化都沒有是假的,“有段時間情緒比較急躁,想到自己陪伴爸爸的時間太少了,有些愧疚。”不過,羅文陽並沒有表現得很明顯,受父母性格的影響,他樂觀、獨立,既然生病無法避免,不如珍惜眼前。

  父親生病後,最不喜歡做家務的羅文陽開始主動做家務,母親出差一週,他也能每天為父親做一頓可口的飯菜。

  兩年來,母親邊工作邊照顧父親,學習和生活上都難以顧及羅文陽。不過,羅文陽在學習上更加自覺,沒讓父母操心,高考取得廣西理科第二名的成績,還讓父母有些意外。

  “父親生病後,遇到重要決定開始懂得站在整個家庭的角度考慮問題。”羅文陽説,他原本規劃大學做純理論研究的,但最後選擇了偏實用的電子資訊工程專業,希望自己能在所選領域盡力做到最好,以後不管是在經濟方面還是其他方面,能幫到家裏。

  感恩父母

  工作後要撐起這個家

  楊富珍告訴記者,丈夫生病後,治療花去了家裏的10多萬元積蓄,以及醫保報銷的6萬元,還有同事和朋友們陸陸續續的捐款,算下來,已經花了30多萬元。2014年6月,羅楚雄開始做化療,用於化療的進口藥價格高且不能報銷,現在,楊富珍每個月的工資都用於買藥了。但儘管如此,一家三口都沒有放棄。

  羅楚雄的大學同學甘先生兩年來幾乎每個月都要去看老同學,可以説見證了羅家與病魔作鬥爭的過程。為了幫助這個家庭渡過難關,甘先生還多次在同學、校友圈中發動捐款。7月15日下午,記者在羅文陽家裏採訪時,恰好羅爸爸的一撥大學校友到府看望,羅文陽待客禮貌週到,羅爸爸大學好友都覺得這個孩子堅強、懂事。

  “我挺愧疚的,在家裏最困難的時候,在經濟上沒能幫上忙,而我也從沒對爸媽表達過自己的感情。我想對爸媽説,感謝你們這些年的培養,有句話一直説不出口:我愛你們。等我工作了,就能撐起這個家了。”

  談及父親,羅文陽覺得父親的人格魅力對自己的影響最大,比如父親常教育他對朋友要真誠、能幫就幫,切不可抱著投資的心態交往,父親還教育他要誠實、敢做敢當。

  這個暑假,羅文陽打算和同學一起為有需要的學弟學妹們補課,一來回饋母校,二來也能賺些生活費。當代生活報記者 袁夏嵐 文/圖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郭碧娟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郭碧娟

原稿件來源:廣西新聞網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