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科教  >   正文

高校畢業生談“史上最難就業年”:3年之內先活下來

2013年05月29日 14:35 來源:雲南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高校畢業生談“史上最難就業年”:3年之內先活下來

  本報美編 張維麟 畫

  今年號稱“史上最難就業年”,全國高校畢業生達到699萬,創歷史新高,而招聘崗位下降10%到15%;在我省,今年高校畢業生總數達13.8萬人,比去年增加1.1萬人。每年的這個時候,許多故事就在這就業需求與崗位數量的矛盾之間上演——

  酸甜苦辣畢業季

  每個經歷過畢業季的大學生都會發現自己竟然如此強大:可以參加各種考試,考研、考公務員、考事業單位;可以奔赴各類招聘會,拎著一摞簡歷到會場見人就發;可以在一個星期內輾轉三四個城市,筆試剛結束,就立刻衝向火車站,到另一個城市面試,路上還會接到老師催論文的電話……

  面對就業,有這樣3種大學生

  1 成功擇業:清楚自己想要啥樣的生活

  “省內競爭激烈,一個崗位常常有上百個人應聘、報考,比如各大高校的輔導員。”雲南大學某專業應屆畢業研究生譚榮春,曾在省內參加了兩次招聘會,卻都被“無情拒絕”。於是,她將目光轉向貴州。今年3月末,譚榮春和幾個同學踏上了省外擇業的“征程”。乘5個多小時的火車,到六盤水市一所高中試講,“一本課本,一本資料書,講課題目由學校給出,一個下午時間備課,試講還算滿意。”試講一結束,就趕往貴陽參加人才博覽會,“感到安慰的是接到好幾個面試通知,跟著就是無盡的面試。”隨後又赴興義參加師範學院面試。再馬不停蹄的趕回學校準備論文初審。“女孩子原來也可以那麼強”,譚榮春説,一週時間輾轉4個城市,為的是有份理想職業,求職經歷了身心的雙重挑戰,也更清楚自己想要的。

  湯超是雲南農大生物技術學院應屆畢業生,離校前,她已成功與百勝餐飲公司簽約,成為2%錄取率中的幸運者之一。看上去文靜纖細的湯超,擇業前考研成績也不錯,但她認為,自己的最終目標是找一份好工作,面對“待遇好、管理人性化的外企”,她決定放棄讀研。歸納自己擇業成功的原因,湯超認為,“不要自我設限,不一定專業對口,可以拓展思維去試一下。”擇業有一分運氣,靠得卻是九十九分的努力。她從大一就開始關注找工作,大二時參加空姐招聘,居然有了復試機會。“想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樣的生活,趁年輕奮鬥一把。”

  2 適時調整: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找份工作不難,但要養活自己也不容易。”王德華是2009屆動醫專業的應屆畢業生,今年以來他已參加過3次大型的招聘會,並投出4份簡歷。“因為專業的技術性較強,而養殖場的工資待遇都不太好,究竟是去跑銷售,還是做技術?”權衡利弊,他決定選擇意向性較強的正大飼料公司,吃專業技術飯。據他估算,目前用人單位普遍給到的月薪約是2000元,而在昆明租房、吃飯等至少就要1500元,剩餘的還要支付其他開支。但面對現實,他適時調整了擇業目標。

  “能看得到發展前景。工作環境相對穩定”,外語專業應屆畢業生林芳帶著這份職業理想,把擇業目標依次定為考公務員、考事業單位、找工作。參加完公考後,她感受過幾次招聘會氛圍,“就業挺難的,自己報考的馬龍縣某鄉鎮崗位,招錄比達1:74,競爭之激烈可想而知。”參加師範類招聘會上,她曾經想當個外語教師,用人單位得知她是非師範生,連簡歷表都不收。昆明某小學招聘一個崗位,報名者多達上百人。激烈的競爭,讓她不得不對擇業初衷做出調整。在5月中旬學校舉辦的女生就業專場招聘會上,她已與某民辦學校達成意向。如果公考成績不理想,再改變就業路徑。

  3 合夥創業:一切靠自己,孤單而充實

  農村區域發展專業的耿軍,大二時就與和工業工程專業的寧濤組成團隊嘗試創業。創業起步時,他曾“嚴重缺乏歸宿感”,做什麼事都得靠自己去想、去闖、去擔當。好在有學校幫助,團隊以茶藝茶道培訓起步的創業項目,依託校內的場地資源,在同城高校拓展出空間。兩年的創業實踐,他不僅養活自己沒問題,還對農村的父母有所回饋。畢業前夕,父母希望他回河北老家就業,但他不想輕易放棄已經起步的創業項目。他説,自己性格有些不安分,不太喜歡“朝九晚五”的生活。最重要的是,從畢業到而立之年,父母暫時還不需要更多的照顧或經濟支援,“正值創業黃金期,可以放手一搏。”

  寧濤在做出創業決定前,也曾找過工作。但他感覺所學專業有些尷尬,專業的定位“讓雲南用人單位感到不太清晰,國企的門坎邁不進去,民企卻為管理崗還是技術崗糾結。”面對發展空間比較狹窄的現實,頂著父母不支援的壓力,他還是選擇繼續創業。他的希望是,儘早養活自己,“能乘公交就不打的,能吃炒飯就不吃炒菜,穩紮穩打,3年之內先活下來”。

  畢業季,高校壓力也很大

  就業市場:結構短缺矛盾依然突出

  5月下旬,距高校畢業生離校僅有1個多月,雲南農大的女生專場、省外就業專場,雲南師範大學的昭通師資專場等招聘會,仍然不失時機地為學子們就業牽線搭橋。面對連年以萬人遞增的畢業生人數,我省各高校未雨綢繆、積極應對。

  據雲南農大招生就業處副處長李永能介紹,該校今年有4200多畢業生,已提供13000個就業崗位,與去年同期大致相當。其中,學校多年合作的固定用人單位,特別在大農學的範疇沒有明顯減少,種植養殖業的用人單位,有很多還招不著人。所以,不同專業,就業情況大不一樣。在宏觀調控的大背景下,結構性供需不平衡開始顯現。

  “數學專業是師範類的三大主科,到目前就業狀況沒有太大波動,雲南全省的師資尤其是基層很薄弱,未來10年就難以達到飽和狀態,只要做好就業引導,畢業生就業空間還是很大的。”雲南師大數學學院對專業就業預期充滿信心。

  “學生就業與否決定於就業期望值”,某高校旅遊與地理資訊學院的一位教師説,該學院就業壓力與往年波動不大,近段時間,他還經常接到用人單位需求學生的電話,其中,許多分佈在州市及縣一級單位對畢業生需求量較大。今年該學院有90個畢業生,而需求單位已超過學生數。

  淡定觀望:崗位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據雲南師大就業處處長唐瑛介紹:今年該校有6100余畢業生,由於用人單位及崗位的需求增加不大,學校總體感覺壓力大於往年。根據5月中旬該校的統計,已落實就業崗位或簽訂意向協議的,與往年相比大致相當。估計等到公務員考試成績公佈,以及隨著離校時間的臨近,一些觀望淡定的畢業生會儘快確定就業崗位。

  分析今年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形勢,雲南師大某學院的負責人既樂觀也憂慮。她説,學院已有60%的畢業生與用人單位達成就業意向。其中,有的已簽訂就業協議,有的簽約後還在觀望,“如果遇上更好的機會就隨時毀約”。

  她表示,儘管學院從大一新生進校,就開始引導學生制定職業生涯規劃,大四時還有針對性地為畢業生開設教育學、心理學、公務員考試等培訓,幫助不同選擇的畢業生增強就業競爭力。然而,由於就業預期達不到,部分畢業生並不急於就業。考研或到私立學校代課,甚至捏著幾張就業協議等待,“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這種複雜的就業心態就像“病毒”一樣,每年都在侵襲、發散。(記者 羅霞 楊富東)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