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畢業季,“城管”很火。就在前幾天,上海青浦城管招聘引來121名碩士、博士競爭。報名者中不乏來自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等名校的畢業生,應聘者裏還有一名來自英國蘭卡斯特大學的“海歸”。消息一齣,有人打趣,有人質疑,有人憂心,有人叫好。
城管招聘吸引高學歷人才投考,説明瞭什麼?是就業壓力太大,還是畢業生衝勁太小?是大學生擇業觀該改改了,還是人們看待職業選擇時的有色眼鏡該摘摘了?
城管招碩士,不是新鮮事
“城管招收碩士並非新鮮事。”上海市青浦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執法大隊政委許建忠告訴記者,2011年,青浦城管就招收了2名碩士,去年招收了7名碩士。與前兩年相比,今年青浦城管總體招收人數有所增加,碩士生佔比反而有所降低。
不僅是青浦,近年來,全國各地都有越來越多的高學歷人才加入到城管隊伍中來。去年上海閔行區招收了50名本科以上學歷的城管隊員,7名碩士中就包括一名在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拿到金融碩士學位的“海歸”。許建忠告訴記者,自2008年起上海城管實施參照公務員管理,城管人員的招收錄用由上海市公務員局統一實施。實施參公管理之前,城管根據事業單位錄用標準進行招收錄用,要求大專以上(包括大專學歷)。參公管理後,根據上海市公務員報考的相關要求,報考人員必須具有本科及本科以上學歷。“通過幾次招錄,人員的整體素質有了很大提升,一批高學歷、高素質的優秀人才加盟城管,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城管執法隊員的學歷結構和年齡構成。”許建忠説。
但他同時介紹了幾個數字:今年通過筆試參加青浦城管面試的共有180人,包括59名本科、119名碩士、2名博士,按照3:1的面試通過率,共有60人通過面試,其中16名碩士。“可以看出,在面試環節中,並非學歷高就佔優勢,錄用時也不會單從學歷這一因素來考量。”許建忠説,儘管每年看起來報名火爆,但由於各種原因,每年實際入職數都達不到計劃數,這也是上海各區縣城管招錄時遇到的共性問題。目前青浦城管今年的招錄已進入政審環節,60名被錄取者中,已有5人自願放棄。
研究生搶了本科生的崗?
碩士、博士當城管,是不是大材小用?他們為什麼願意當城管?
2011年加入青浦城管的史玉饒,畢業于華東政法大學。身為法學碩士的他,目前是青浦區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執法大隊法制科的科員。史玉饒告訴記者,加入城管之前,自己曾在一傢俬企做過證券事務代表。現在的收入待遇比起以前差距不小,但作為外地人,他更傾向於選擇一份相對穩定的工作,有正式編制,工作壓力也緩和很多。“城管工作涉獵範圍很廣,我是學法律的,在這裡一樣可以發揮我的專業所長,學以致用。”史玉饒説。
見到張茹意時,她正和兩名隊員一起巡街。張茹意本科就讀于復旦大學哲學系,以優異的成績直升攻讀本係碩士研究生,2012年畢業後加入城管隊伍,目前是青浦區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執法大隊盈浦中隊的一員。她坦言,選擇報考城管,一是為父母,作為青浦本地人,希望工作能離家近一些,方便照顧父母;二是求穩定,在她看來,對於女孩來説,一份穩定的工作很重要;三是因為興趣,她希望從事一份貼近人、貼近民生、服務社會的工作。眼前的這份工作滿足了這些預期。
有網友評論説,“青年謀職求穩,不是國家之福”。但也有網友留言,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與一些畢業生好高騖遠,就業預期調整不及時,或者“主動不就業”的心態相比,這些高學歷人才自願加盟城管的行動,不僅是對傳統擇業觀的一個挑戰,也是服務社會、奉獻社會的一種路徑。
但碩士博士爭相報考,也讓不少網友直呼:“碩士、博士報考城管,這讓我們本科生可怎麼辦啊?”事實上,研究生擠壓本科生崗位,是近年來高校畢業生就業中的一個突出現象。2013年,上海高校畢業生總量為17.8萬。截至5月10日,畢業生總體簽約率為44.4%,比去年同期下降2個百分點。上海市教委副主任李瑞陽認為,崗位需求與學生意願匹配度不高,且“擠壓效應”明顯——重點高校畢業生擠壓市屬高校畢業生,研究生擠壓本科生崗位,是造成簽約率下降的一個重要因素。
當“城管”,行不行?
“有種職業叫啥都要會,有種職業叫啥都不對;有種職業叫心裏在流淚,有種職業叫加班到崩潰……”最近,一則出自武漢“85後”大學生城管的“漫畫城管”在網上流傳。高學歷人才加入城管,到底在做些什麼?能做些什麼?能否改變公眾對於城管的刻板印象?
史玉饒告訴記者,每一位新加入的城管隊員,都要在基層有至少一年的工作經歷。説到正在進行的巡街,張茹意很坦然:“這是我每天工作的一部分。做了大半年城管,才體會到城管的不易,又要維護街面秩序,又要耐心勸説,還要承受市民的不理解,很考驗業務素養以及溝通和應變能力。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讓市民真正認識城管。”
“城管的工作涉及城市管理運作的方方面面,街面管理僅僅是老百姓看得見的一小部分。城管執法有嚴格的規章制度,需要法律知識的儲備,高學歷人才學習能力強,在這方面就有比較明顯的優勢。”許建忠説。在他看來,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尤其是大批新的大型居住區相繼涌現,對城市管理的要求越來越高,需要更多高素質人才的加入,提升城市管理的能力。(記者 顏維琦 通訊員 薛夢嬌)
[ 責任編輯:芮益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