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科教  >   正文

高校畢業生死磕“編制”透視出什麼?

2013年01月21日 08:59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1980年5月,中國青年報一封讀者來信《人生的路怎麼越走越窄?》引發了全國大討論。2013年1月,哈爾濱7名研究生為獲得“事業編制”而走上清掃保潔工作一線,再次成為輿論焦點。當今的中國大學生如此熱衷“編制”透視出什麼?

  死磕“編制”獨木橋

  2013年初,全國不少省區市的首輪大學生招聘中,擁有事業單位“編制”的環衛工、城管、講解員等基層崗位均引來眾多想棲身於此的“鳳凰”。哈爾濱3000名大學生爭相應聘“事業編制”的環衛工作崗位,被不少輿論認為是“沒出息”:一個“編制”就把職業理想收買了?

  其實,讓大學生激烈競爭的不是環衛工作崗位,而是一份穩定的社會保障。“有的人死磕‘編制內’,連考好幾年,原因有很多。待遇好、福利高、雖然工作比較瑣碎枯燥,但很穩定,業餘時間有保障,退休養老不用愁……”上海中醫藥大學藥學專業大四學生施燕飛説,面對這樣的誘惑,很多人都會動心。

  相形之下,“編制外”的就業也同樣不易。自主創業難、外企競爭累,收入不會旱澇保收,丈母娘都會看不起。清華大學金融專業研究生朱麗丹説:“我之前在外企做過,每天加班很晚,根本沒有個人生活。也想過自主創業,但國內還沒有良好的創業環境,錯過了黃金就業期很可能一輩子淪落。”

  同時,很多畢業生也承認,在大學裏沒能掌握多少創造力、實踐力和開拓精神。職業理想誰都有過,但現實情況是能找到一份工作已經很不錯了。扎堆應聘“編制內”,也是身不由己求出路。

  一些曾“碰壁”的“過來人”傳遞給畢業生這樣的信號:體制外再“牛”的人,也不如體制內人員穩妥。同濟大學工業工程專業大四學生黃澍君説:“很多家長都用一輩子的坎坷,證明了‘編制內’的優越,這是我們無法忽視的現實。”

  過度熱衷“編制”令整體社會缺乏創新活力

  扎堆報考有“編制”的崗位,最大的副作用是讓不少名校培養的高材生“大材小用”。不少社會學家和教育界人士對這種趨勢感到憂慮——對名牌大學研究生,國家和學校都進行了大量投入,其中不少人卻最終放棄知識與能力,這是對高等教育公共資源的浪費。

  華東理工大學創業教育中心主任駱守檢説,很多孩子在安逸的環境中成長,缺乏“不走尋常路”的銳氣和“攻堅克難”的勇氣。

  上海青年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師範大學教授黃洪基説,“趁年輕,到體制內與體制一起慢慢變老,這種心態非常危險。”人人都想進入“編制內”的社會,不是一個有創新精神的社會。

  復旦大學社會學院教授任遠説,“編制內”不可否認是一種現實的選擇,卻正反映出人力資本配置的方向出現了扭曲。如果知識生産部門和企業不能吸納最優秀的人才,將不利於社會發展的繁榮與活躍。

  他認為,如果最能吸納人才的部門都是“編制內”,説明社會的活力在減弱,體制壁壘可能會形成社會分化和社會割裂。

  推進“編制”內外平等就業競爭

  不少專家呼籲,應推動“編制”內外的人力資源合理配置和人才晉陞的平等競爭環境,提高社會基本保障和福利,激發大學生從事個人創業和知識生産的熱情。

  根據發達國家的經驗,解決就業渠道變窄的一條重要通道是發展服務業——這是容納大學畢業生最多的行業。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説,我國應該尋找發展服務業的積極對策,而不是對一些傳統崗位,附加上戶籍、“編制”等好處。這種權宜之計,讓服務業的發展更為艱難。發展服務業,要求政府部門加大開放力度,推進平等競爭。

  與此同時,鼓勵並支援青年學生的自主創新創業。駱守檢説,一方面,政府要營造良好的創業環境,加強對小微企業的扶持力度;另一方面,高校要開設“創新精神”方面的課程,重視培養學生冒險意識、責任感等素質。

  “我畢業的時候也面臨‘編制內’崗位的‘誘惑’,但最後,我還是想趁年輕多鍛鍊自己。”復旦大學歷史系畢業研究生吳恒説。他在大學期間就發起了資助寧夏貧困學生的“一本正經”計劃,並在近幾年先後創辦了“擲出窗外”食品安全資訊網和“流言研究中心”網站,是一個對“編制內”成功説“不”的案例。

  此外,黃洪基説,對城鄉基層崗位,國家和學校應該提供政策扶助和教育引導,他們的“編制”和待遇應該保證。“我相信隨著經濟社會的改革發展,大學生的就業觀一定會有所改變,他們最終會選擇一份如何能讓自己更幸福的工作,而不是僅僅只考慮現實利益。”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芮益芳 ]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