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科教  >   正文

西部五省區“異地高考”限戶籍(圖)

2013年01月10日 08:49 來源:新京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昨日,除西藏沒有明確“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後在當地參加升學考試辦法”(下稱“異地高考”),其餘30省(區、市)不同程度地公佈了方案。

  此前,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文件要求,各省份“原則上2012年年底”公佈“異地高考”方案。

  記者對比發現,有些省提出了對考生或父母的戶籍限制。其中包括雲南、甘肅、寧夏、內蒙古、新疆等地,多集中于西部地區。

  滬皖曾公開徵求意見

  2012年11月21日,安徽省教育廳公佈《安徽省關於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後參加升學考試工作的實施意見》(公開徵求意見稿),徵求意見6天,2012年12月31日,由安徽省政府辦公廳轉發的正式文件裏,將此文件更名為《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後參加升學考試暫行意見》。

  而第二個公開徵求意見的則是上海市。上海市的“異地高考”方案以《上海市居住證管理辦法》為依據。雖然《上海市居住證管理辦法》最終文本尚未確定,但這項法規于2012年11月22日進行了為期11天的公開徵求意見環節。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認為,按照國家教育中長期規劃綱要的規定,重大的教育決策都要廣泛聽取意見,是一個民主決策的過程。

  熊丙奇認為,像“異地高考”這樣影響非常大的教育政策出臺前,一定要有徵求意見,聽取民意的過程。不然就會導致“門檻”隨意性大等問題。

  此外,政策決策只有“聽取意見”還不夠。還應提交人大來審議,充分討論形成大家可接受的結果。

  西部省區較容易落戶

  梳理髮現,有些省提出了對考生或父母的戶籍限制。比如雲南、甘肅、內蒙古、新疆、青海等地。

  青海省要求考生父母雙方或一方及考生本人戶口一併遷入青海省滿五週年;新疆則要求本人及父母在疆有常住戶口,且戶口遷入新疆的時間不少於兩年。

  熊丙奇認為,“戶籍”限制主要出現在中西部省份。這些地區落戶相對容易,提出戶籍要求就相當於大城市的居住證要求。

  熊丙奇説,這些中西部省份是高考錄取政策傾斜較多的省份,高考錄取分數線偏低,屬於傳統“高考移民”重災區。因此,這些省對開放“異地高考”一直持謹慎態度。

  他説,這些省之所以要提到學籍戶籍雙證齊全,也是借鑒以往防止高考移民做法,防止學生把戶籍遷出,在外地讀書,再回到本地高考。

  1 門檻設置

  社保“門檻”多為3年

  記者發現,北京、天津公佈的是“過渡方案”;而貴州、安徽均為“暫行”;遼寧、湖北、海南等則稱之為“試行”方案。同時,新疆的方案只針對2013年非新疆戶籍往屆中職畢業生,滿足條件參加高職高考;內蒙古也是出臺2014年前的方案。 在門檻上,安徽、福建、浙江、山東、江西五省份未對需“異地高考”的考生父母(或法定監護人)提出條件。

  社保方面,北京、上海、廣東等11省不同程度地對考生父母提出了社保要求。其中,天津、上海社保年限尚未明確,其餘省份社保年限多為3年。

  另有8省份並未明確提出父母或監護人的工作要求,有6省份未提及父母或監護人住所要求。

  而學籍“門檻”上,多是對學生提出3年學籍要求,但江西提出只要高中一年學習經歷並獲得學籍即可,河南只提到獲得學籍,並未提及學習年限的時間限制。

  【解讀】

  熊丙奇:“異地高考”出臺過渡、暫行或試行方案,體現出各地積極探索的態度,但也説明這是當地政府正在尋找平衡點。

  此時,地方在推行過程中,如果遇到開放導致了高考移民或本地戶籍人口的不滿情緒問題,也可隨時對“門檻”進行調整。

  即使未提出試行或暫行方案的地區,也可能會根據推行程度來調整具體的門檻。

  而這些門檻設置,就包括學籍、父母身份和報考學校層次等。這背後是流動人口的多少,以及教育資源的差別和權衡高考移民的問題。

  2 實施年限

  20省今年有條件放開

  目前,有20省份在今年就將有條件放開“異地高考”。這些省份涉及安徽、江蘇、廣西、雲南、重慶、浙江、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山西、河北、黑龍江、吉林、遼寧、天津、廣東(高職)和新疆(往屆中職生考高職)和內蒙古。其中有的省份實現了隨遷子女滿足條件後與當地考生同等報考錄取條件,而有的省份則還只能針對高職(天津、廣東和新疆),或省屬高校(雲南的部分非滇籍隨遷子女考生),而不能填報高水準大學。

  而貴州、福建、上海、四川、寧夏、陜西(高職)、山東和海南則要等到2014年有條件放開“異地高考”。

  【解讀】

  熊丙奇:在“異地高考”的執行上,各地在公佈方案後,應該給地方一個適應期限,設立實施年限,從決策的角度看,是沒有問題的。

  但關鍵問題是,在過渡期結束後一些地方能不能拿出正式方案。

  等到了各地制定的“異地高考”時間節點,就要看各地能不能真正落實各自的政策承諾。

  更進一步的問題是,各地應該進一步加大異地考開放的力度。除了現有的方案要執行之外,還要推行能夠解決“異地高考”治本之策。

  3 開放程度

  超20省異地生無差別招錄

  除了上海和廣東,有23個省份在制定“異地高考”政策時,將最終的目標設定在與省域內考生的考試錄取問題上,無差別或無特別限制性對待。

  這22個省份包括山東、河南、河北、黑龍江、吉林、遼寧、浙江、江西、湖南、湖北、貴州、安徽、福建、內蒙古、山西、陜西、江蘇、廣西、雲南、四川、重慶、甘肅和海南。

  只不過有些省份對這種無差別對待,提出了前提條件。比如海南省則需要考生有6年學籍,其父母有6年社保、6年居住。

  【解讀】

  熊丙奇:異地高考應該確定的基本原則,一是就地高考、就地錄取,另一個是所有學生平等錄取。

  但是有些地方實行的就地高考、異地錄取,以及有限開放高職院校錄取或三本錄取,這就是設置門檻的做法。

  當然,政策也是考慮到當地生源利益和外來生源利益的平衡,比如廣東,本身是一個生源大省,但資源少,如果沒有足夠的高考指標協調,當地考生肯定會反對無差別放開,我想廣東的這種限制,也是出於如何將高考指標協調到位並進行銜接的考慮。

  4 借考服務

  北上廣提供借考服務

  目前,北京、上海和廣東等流動人口比較密集的省份,在方案中均提出非戶籍人口“借考”的做法,來解決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後的“高考”。

  比如上海提出,對不符合上海普通高校招生條件的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待教育部出臺相關文件”規定、經學生戶籍所在省份同意後,可在滬參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試借考,由學生戶籍所在省份負責錄取。

  而廣東則提出,自2014年起,對不符合在廣東報考條件的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經戶籍所在地省級招生辦同意,可在廣東借考,但須回到戶籍所在省(市)參加錄取。

  【解讀】

  熊丙奇:不太贊成借考的做法,異地高考,就是異地借考,就地錄取。如果推行借考,必須要有國家來主導,教育部門要出臺有關“借考”的具體文件。

  目前,不同省份間的考題可能不一樣,考分也會不一樣,如何進行換算?而且借考也涉及到各地錄取指標不同、教育資源不均衡和品質不同的問題,有人可能會借用這種差異,到教育品質高的地方高考,回到教育品質並不高的地方錄取,這對當地考生也未必公平。另外,借考操作起來可能也比較麻煩,對家長和考生而言,還不如回到原籍考試。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芮益芳 ]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