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臺灣少子化問題加速惡化 8年後人口將負增長

2014年08月19日 18:06:18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台灣網8月19日消息 臺灣少子化問題加速惡化,八年後人口就會轉為負成長。臺當局“國發會”昨(18)日公佈最新人口推估,由於生育率難以提振,臺灣人口負成長時程將提早四年來到,由原預估2026年提早至2022年,代表此後臺灣人口數將逐步萎縮,少子化帶來的衝擊迫在眉睫。

  為了解人口發展趨勢,“國發會”每兩年進行一次人口推估,預測未來人口結構變化。據會此次發佈的“臺灣2013至2061年人口推估”報告,臺灣的總人口數最高峰時期將落在2021年,隔年起(2022年)臺灣人口數將不再成長,趨向萎縮。

  至於邁入高齡社會(老年人口比重超過14%)的時間點以及超高齡社會(老年人口比重超過20%)的時間點,則仍維持與前次預測,各為2018年以及2025年。

  “國發會”人力發展處處長張恒裕指出,人口負成長時點提早四年到來,主因是臺灣生育率節節低落,少子化情況惡化,“生育率一直拉不起來”。

  張裕恒指出,共同參與此次推估報告的學者普遍認為,短期間內,臺灣生育率恐怕難有明顯上升的可能性,因此將生育率的預估值由上次的1.3%下調至1.1%。少子化也造成勞動力補充的困難,勞動人口將無以為繼。

  “國發會”推估,臺灣15-64歲的工作年齡人口(勞動人口)明年就會達到最高峰,有1,737萬勞動人口;但從2016年開始勞動人口將開始下滑,到了2061年勞動人口占總人口比率將只剩下50.4%,而老年人口則大幅增至43.2%。

  “國發會副主委”黃萬翔指出,臺灣老年人口比例增加,邁向高齡社會趨勢已然確立,在少子化加上高齡化的雙重衝擊之下,未來老年人口幾乎就要接近勞動人口。

  因應人口少子化及老年化的趨勢,黃萬翔表示,首先需要鼓勵生育,培養樂於生育的環境;另外,面對勞動市場人力短缺及老化問題,則需要提升勞動生産力,並要開發高齡勞動力。

  黃萬翔指出,高齡者體力雖不如年輕人,但累積豐富經驗,仍能夠貢獻自身智慧,若未能發揮高齡勞動力實在是社會的浪費。(台灣網 陳佳慧)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