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臺灣8年後將面臨人口負增長 少子化嚴重衝擊高等教育

2014年08月18日 18:25:57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台灣網8月18日消息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道,臺灣少子化現象日益嚴重。臺當局“國發會”18日公佈人口推計資料,預估臺灣人口會在2021年達到2356萬人高峰,2022年恐出現負增長,較2年前的預估提早4年。

  少子化對臺灣高等教育的衝擊將日益明顯。另據媒體報道,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教授潘錫堂18日在平面媒體撰文指出,2014學年度臺灣的大學“指考”已發榜,共錄取52608人,錄取率95.73%,創近5年來新高。大學錄取率一再創新高隱藏的問題,最值得重視的就是,今年大學指考發佈結果,有11所學校共近300名缺額。在少子化效應下,缺額人數將逐年攀升。到了2022年,約有三分之一的大學院校會倒閉。

  其實,從1980年代以來,臺灣地區人口出生率即已開始下降,少子化對教育的影響早已出現,但並未獲得應有的重視,多年來臺灣的教育主管機關並未曾對此提出有效的因應對策。

  少子化對教育的衝擊既深且廣,若要有效化解衝擊,臺“教育部”尤其應該加速推動大學的減招、整並及退場機制的腳步。進一步言之,在招收陸生及外籍生都無法救急的情況下,想要規避未來出現大規模的大學倒閉潮,“教育部”儘速輔導公立學校整並、私立學校退場,似乎是比較可行的選項。

  據臺灣“監委”的調查指出,現有50多所公立大專院校中,符合最適經營規者僅1/4;而學生人數低於最適規模之比例者,則高達63%。因此,公立學校整並已是箭在弦上。然而,不同的校風及傳統要整並,師生及校友都難以接受,也陡增整並的困難度。

  至於私立大學,若有出現招生不滿額、評鑒差、財務不佳或欠薪、掏空校産、買賣董事席位等違法情事,除了必須退場,別無他途。“教育部”去年啟動大學退場機制,今年半年內,共3所大學陸續出現經營困難,堪稱大學退場海嘯已經來襲。未來若很多所大學同時退場,衍生的社會問題將更難化解。“教育部”目前是將有問題的大學院校列為專案輔導,依賴該校董事會自謀生路,做法十分被動消極。“教育部”對《私校法》的修訂已研議多年,卻還找不到有效對策。經營困難的私校無法全身而退,恐怕只能坐以待斃。

  總之,臺灣“教育部”須全盤考量大學退場問題,對於有問題的學校必須鐵腕處理,甚至公佈更多資訊,讓學生得以避險。(台灣網 何建峰)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