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臺灣學者:陳菊“秀做的很好”有三大錯應該追責

2014年08月07日 10:18:24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台灣網8月7日消息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道,自高雄氣爆事件以來,有許多批評稱高雄市政府的危機處理耽誤了黃金時間,市長陳菊責任最大,卻沒有受到追究。學者施正鋒説,高雄市政府沒在第一時間派環保人員確認氣體,反交由1999市民熱線去處理,危機處理不及格。學者廖達琪也表示,高雄市市長陳菊對地下治理不用心,雖是“歷史”的民生重要工作,一樣難辭其咎。但學者翁裕峰認為,地下管線不透明,毒物資料不齊全,讓消防、災變隊伍縱有3小時也難搶救。

  管線不清、救災不力

  此次氣爆事件錯失了可能減少傷亡的黃金3小時,臺灣成大醫學、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教授翁裕峰指出,事發當時,高雄市消防單位通知高雄毒災應變隊前往支援,卻因為不清楚地下管線出問題,且丙烯也非毒化物的範疇,以致無法在第一時間偵測,令人遺憾,但這也是因為臺當局對資訊不公開、防災制度不完備之故。

  “雖然這是‘歷史公共事業’,但高雄市政府的應變難辭其咎”!臺灣“中山大學”政治研究所所長廖達琪指出高市府的3大疏漏説,首先,發生氣爆後高雄市長陳菊在第一時間推説不知有什麼管線,可見在管線的地下治理沒有花心思;第二,當初捷運局在開挖輕軌時,就已經與榮化聯繫所有的地下管線,卻沒有報告高雄市工務局,顯見高雄市政府的各局處統合不佳;最後,高雄市政府沒有好好掌握黃金救災3小時,造成人員傷亡增多。

  廖達琪説,臺當局管的是管線核準,但管線鋪設、路權和管線配置,以及提供居民安全的住宅環境等,都是縣市要負責的;而監督業者維護管線和確保管線安全的責任,高雄市政府也推不掉。她説,高雄市工務局2009年還曾因為地下管線的管理、電子化而得獎,但高市府實際上並沒有主動清查業者提供的管線資訊,並善加利用這樣的系統進行地下整治。廖批,“秀做的很好,管理卻沒有到位”。

  危機處理不及格

  臺灣“東華大學”教授施正鋒痛斥高雄市政府危機處理不及格,事發時竟交由1999市民熱線主任全權處理。當民眾不斷打電話到1999服務專線和消防局時,接線人員僅以“情況已控制”敷衍了事,沒有在第一時間調派環保人員前往確認氣體,使得丙烯管線持續外泄引發大氣爆,陳菊“很明顯做太平官太久了”。(台灣網 李培剛)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