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紅米手機在臺秒殺被指"偽饑餓" 廣告不實遭罰款60萬

2014年08月01日 11:46:22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紅米手機在臺秒殺被指"偽饑餓" 廣告不實遭罰款60萬

紅米手機。(網路圖)

  台灣網8月1日消息 善於“饑餓”行銷的小米公司,被臺灣“公平交易委員會”發現在臺進行的是“偽饑餓”行銷。據臺灣《工商時報》報道,去年12月,臺灣小米公司在臺灣發動三波“紅米機”網購,並宣稱“秒殺完購”。結果,“公平會”調查後發現與事實不符,小米提供的商品數量根本不足,是明顯的廣告不實,依相關規定罰款新台幣60萬元。

  臺灣“公平會”發言人吳成物説,之所以會發現小米“偽饑餓”行為,是因為收到消費者檢舉,而調查後發現,真正銷售數量與宣稱量確實有差。

  事件發生在去年12月9日、16日及23日,小米在臺灣發動三波紅米手機網購:“首輪10000台開放購買”、“第二輪10000台開放購買”、“第三輪8000台開放購買”。事後,在網站上宣稱:“9分50秒已售罄”、“1分08秒已售罄”及“0分25秒已售罄”。

  然而,臺灣“公平會”:調查發現,事實是第一波的搶購資格數是9339個,第二波是9492個,第三波為7389個。吳成物説,顯然還有紅米手機的搶購資格,卻沒有釋放出來,“這已經與廣告所宣稱的事實不符”。」

  而且,“公平會”還特別去海關查了臺灣小米公司在12月9日前的進口量,發現確實是有進口1萬台的紅米機,卻又保留了1750台,是“無需搶購”就能直接進入網站購買的F碼,顯然紅米機的“秒殺”與“饑餓”狀態,從一開始就是因為是“備貨量不足”的原因。

  就調查結果,“公平會”認定,臺灣小米公司公告的數量與最終搶購資格數間確有差異,同時又預留了F碼的紅米機,不但排擠了消費者搶購的機會,而且也與最終搶購資格數與臺灣小米公司宣稱秒殺完購數來得少,也就是説,不夠吃當然會餓,量不夠當然就能“秒殺”。

  小米官方回應:未來將修正開放購買機制

  7月31日,小米官方回應了臺灣受罰事件。小米官方表示,臺灣小米公司在前三輪開放購買網上公告總計28000部,實際網上搶購資格和發放F碼總計27970部,比公告數少了30部。

  小米官方表示,小米通過網路開放購買的獨有商業模式,在搶購過程中會産生訂單資料差異,導致前3輪開放購買的實際商品數量和公告數有細微出入,因此給臺灣消費者造成的困擾和誤解,小米公司表示誠摯的歉意。公司已按照臺灣主管機關規定,修正此後開放購買的機制,以持續提升服務品質,讓消費者獲得更佳的購物體驗。(台灣網 何建峰)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