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論文造假醜聞引風波 臺灣國際學術聲譽恐受衝擊

2014年07月12日 08:53:47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台灣網7月12日消息 近日,臺灣屏東教育大學離職副教授陳震遠涉嫌偽造同儕審查,導致相關的60篇論文遭到撤銷。據臺灣《中國時報》報道,島內頂尖的臺灣大學、成功大學、清華大學、交通大學等校務主管均表示,前所未聞,讓人難以置信。多位學者憂心,發生這種醜聞,將嚴重衝擊臺灣的國際學術聲譽。

  據報道,曾任“國科會副主委”的臺灣清華大學校長賀陳弘表示,島內外學術競爭激烈,過於偏重量化、短期評鑒指標,易誘發舞弊行為,應建立多元評量指標。

  臺灣大學學術副校長陳良基指出,陳震遠利用捏造的賬號自行同儕審查,手法前所未聞,“作假到那麼嚴重,真的很少見”,而且國際期刊一口氣撤銷60篇文章,更是第一次聽到。

  陳良基分析,此事反映了《震動與控制》的內控不夠,因此,期刊總編輯已去職。他認為,理工相關研究1篇論文多人挂名還算普遍,確實有可能出現事後才知道被挂名的情況。

  臺灣交通大學校長吳妍華呼籲,此事前未所聞,島內其他學者應有所警惕,更要重視學術倫理的倡導。

  成功大學副校長顏鴻森表示,難以置信,這到底是如何辦到的?

  臺灣某公立大學機械系教授質疑,遭撤銷的論文主題包括訊號處理、力學、土木等領域,內容包山包海,光是一個屏科大的實驗室不可能處理這麼多議題,他懷疑全案仍有內情,甚至可能是“學術白手套”。

  臺灣政治大學法學院副校長劉宏恩説,發生這種醜聞,且美、英都有知名媒體大幅報道,將嚴重衝擊臺灣的學術聲譽,可能會增加日後臺灣學者投稿國際期刊困難度。

  臺灣“教育部長”蔣偉寧強調,學術倫理是學術界的基本規範,違反倫理將衝擊整個學界的發展。因此,偽造同儕審查這種造假的事,是絕對不能做的,如果涉及升等論文,經完整調查後,可能會追回陳震遠的副教授資格。

  臺灣“教育部主任秘書”王作臺認為,以前論文走紙本審查,比較不會發生這樣的問題,最近期刊走向電子化,相關制度還不完備,才會被有心人士找到漏洞。(台灣網 何建峰)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