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65年一步跨越 用“心”踏出兩岸和平路

2014年06月28日 10:04:23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台灣網6月28日消息 國臺辦張志軍主任的臺灣之行到今天下午將圓滿結束。從25日抵達臺灣,走進寶島的那一刻開始,在兩岸交流的歷史上又抒寫出了新的一頁。

  四天三晚,二十多場活動,行程緊鑼密鼓,馬不停蹄。張志軍頻入臺灣最基層,傾聽民眾多元呼聲,可謂深得人心。所到之處,贏得臺灣父老鄉親紛紛“點讚”。

  張志軍抵達臺灣時,面對熱情歡迎的臺灣同胞,他舉起雙手與大家打招呼,並用閩南語問候“大家好!”雖然説得不標準,但讓所有在場的臺灣同胞倍感親切。

  在參訪敬老院時,張志軍套上志工服,幫老人們打飯,並與他們一起用餐,閒話家常。這不僅是對老年人的尊重與愛護,也讓他們倍感溫暖。

  在遇見社區“阿嬤們”熱情洋溢的廣場舞時,張志軍也不忘停下腳步,誇讚她們“今年20,明年18”越跳越年輕的樂觀心態。如此風趣幽默,引來歡笑一片。大家立即對這位曾經只在電視裏面看到過的近乎陌生的大陸“高官”沒有了任何生疏和緊張,只感覺特別的紳士和可愛。

  到達烏來時,張志軍穿上了臺灣少數民族傳統服裝,一邊欣賞他們的節目表演,一邊跟著節奏鼓掌拍手互動,並向到訪的記者推介烏來的景色與人文,希望記者們幫著行銷烏來。那個場景,好像張主任就是部落裏的一員。

  ……

  有句話説得好,“點滴入心田”。這些不經意的小舉動,卻讓人感受到滿滿善意,關愛與誠摯,也感動著每一位臺灣同胞,這是一家人才會流露出來的真情實感。

  臺灣之行,張志軍一路細心聆聽、熱忱交流,關注臺灣民眾的生活,傾聽臺灣民眾的訴求。而期待兩岸和平發展的臺灣民眾也用最本土的風俗、最可口的佳肴以及最熱情的方式,款待這位遠道而來的親人。

  星雲大師用“走親”來形容張志軍此行一點也沒錯。他説,兩岸本就是一家人,要多走動。走的地方越多,見的人越廣,兩岸的感情就一定越來越好。

  從北京到臺灣的飛行時間雖不足3個小時,但從北京邁入寶島這一步卻足足用了65年。“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兩岸交流從起初的水滴,到如今的江河,這裡面匯聚的都是兩岸同胞的心血。有人説,臺灣最美麗的風景是人。其實,對於兩岸而言,最美麗的風景同樣也是人。是兩岸民眾越續越深的心意,越拉越近的距離,越走越親的真情。 (台灣網記者 高斯斯)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