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取代核四有多難?馬英九:需3500架風力機繞臺灣一圈

2014年06月25日 22:15:46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台灣網記者6月25日消息 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今天表示,自己上任後大力推動再生能源。若以風力發電來講,要取代核四,估計需要有3500架的風力機,但仍有困難需克服。

  據臺灣“中央社”報道,馬英九下午在其辦公室接見海外科技界人士時談到,臺當局採取穩健減核的政策,“非核家園是我們能源發展的終極目標”,但是目前還沒有辦法一步到位,所以必須要有很適當的能源組合,才能夠達到穩健減核目標。

  馬英九説,3年前的3月日本福島發生核子事故時,正好是他競選連任的那一年,所以當時特別提出核能政策,也就是在不限電、維持合理電價、以及達成減碳承諾的前提下,“我們採取確保核安、穩健減核、打造綠能低碳環境、逐步邁向非核家園的政策”。

  馬英九表示,目前臺灣除有6座核能機組。除此之外,他上任後也大力推動再生能源。乙太陽能來説,設立的基本設施比原來增加約23倍。不過,基於現在所需要的平地面積太大,還無法全力興建,但是“我們的目標是‘陽光屋頂百萬座’、‘千架海陸風力機’”。

  馬英九説,臺灣的陸地面積比較小,如果要全面發展再生能源的話,可能空間會有不足,“就拿風力發電來講,要取代核四,我們估計需要有3500架的風力機。不過,目前規定每兩個風力機之間,距離至少要有250公尺,這樣的話,臺灣可能要繞一圈才行,並且當地也有很多反對的聲浪,所以在推動過程中,仍有困難需要克服。”

  他還説,就算(風力發電)建立起來了,將來也因間歇性性質,可能還另外需要有基載的能源,否則的話,也沒法做到3年前所講的不限電、維持合理電價、達成減碳承諾目標。

  馬英九表示,臺灣是一個海島,缺乏天然資源,98%的能源仰賴進口。更因是獨立的電網,無法從任何外地購買電力。因此,能源的自主性跟多元化將是臺灣的主要目標。(台灣網 王思羽)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