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臺灣學者:年輕人月薪22K只能怪自己

2014年06月04日 18:22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台灣網6月4日消息 臺灣“天下文化”的創辦人高希均3日表示,臺灣現在每人平均年所得達2.1萬美元、教育程度也高,卻出現讓人憂心的現象,那就是“凡事靠政府”。他認為,年輕人要一切靠自己,進入職場每月只能領22K(22000元,新台幣,下同),要怪自己,不是怪當局。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道,臺灣師範大學3日舉辦“大學生問題多,企業大老為臺灣教育把脈建言”座談會,邀請高希均、“立法院長”王金平、金仁寶董事長許勝雄、“國票金控”董事長魏啟林、信義房屋董事長周俊吉及中天電視臺董事長馬咏睿等人參加。

  高希均説,只要企業找得到人,月薪18000元不算低薪;如果找不到人,月薪15萬元也太低。年輕人就業時,對企業開出的薪水不滿意,可以不接受,能力好的話,一定可找到更高薪的工作。

  他表示,臺灣年輕人教育程度高,但心裏卻只想靠當局,一方面嚴厲批判當局,另一方面又希望當局完成所有的事。臺灣可説是全世界對行政當局要求最多,民眾卻最不願意奉獻的地區。

  周俊吉指出,他找第一份工作時,説是起薪8000元、還有各種獎金,但第一個月實際領到的薪水僅2000元。之後他找的另一家公司又是同樣狀況,就自己出來創業。現在他的公司徵人,月薪幾乎都是50000元以上。

  魏啟林説,“國票金控”給大學畢業職場新鮮人的起薪是40000元,不會給22K。這些人進來以後,未來會成為核心幹部,因此公司一開始就善待他們。但他們要具備基本能力,否則根本不會用他們。

  馬咏睿指出,80年來臺灣“華視”招考,近3000人報名僅要3到5人,他幸運錄取了,第一年的年薪就超過100萬元。現在有些年輕人抱怨月薪僅22K,但也有人領高薪,關鍵在於自己否有足夠能力。

  對於企業人士的批評,臺師大英文係一年級鄭姓學生説,大學生能力確實要再提升,就業時才能擺脫低薪魔咒。(台灣網 何建峰)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