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蔡英文提“憲改”:增“立委”議席、採德國聯立制

2014年05月26日 09:19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台灣網5月26日消息 據臺灣今日新聞網報道,民進黨主席當選人蔡英文今日發表“憲政”改革主張指出,應該適度增加“立委”議席,特別是增加不分區“立委”的席次,並以德國“聯立制”取代現行“並立制”,降低政黨門坎。

  蔡英文表示,“讓政黨席次比例符合選票比例”、“減少票票不等值”及“讓小黨有生存空間”將是“憲政”改革的重要目標。

  蔡英文認為,由於票票不等值,增加不分區“立委”議席將對提升立法品質有幫助。她還主張,降低政黨門坎讓小黨有當選空間,以德國“聯立制”取代現行“並立制”,這樣“立委”議席分佈將趨近於民意的政黨傾向。

  蔡英文贊成降低“公投”門坎。她還強調,優先解決“立法院立法委員”的代表性問題,不僅能夠深化民主,也可以避免事事“公投”的困境;唯有這件任務完成,民主才有意義,民主才能更鞏固。

  其實,前段時間,時任民進黨主席的蘇貞昌就已拋出所謂“憲政改革”議題,要求“立委”議席增至兩、三百席,讓更多弱勢和青年進入“立法院”。但臺灣媒體指出,臺灣的政治,從來都是荒謬劇叫座。

  2004年“立法院立法委員”從225席減半,就是民進黨精神領袖林義雄苦行靜坐施壓的結果;當時綠營除了“臺獨大佬”林濁水,幾乎所有人一面倒地支援響應,並苦求國民黨同意。更早,綠營大佬許文龍還誇稱,以“立委”的工作量,“30名就夠了”;陳水扁當時立即將將這項意見納入其“憲政改革白皮書”,以吸引選票。

  更往前看,1997年“修憲精省”時,為了解決“臺灣省議員”的出路問題,民進黨主張把“立委”席次由當時的164增加為250席,國民黨則主張增至200席;妥協之後,才訂為225席。誰料,幾年內便不敵林義雄的減半威脅,全部棄降。看看這十幾年的變化,民進黨忽而要增、忽而要減,每隔幾年就打一次擺子,蕩回原點亦不以為兀。

  臺媒文章認為,如今,民進黨的兩位主席蘇貞昌、蔡英文均要求“立法院立法委員”席次加倍,若是“覺今是而昨非”,那麼,是否要先説服林義雄出來公開道歉認錯,讓民眾了解當年喊得震天價響的神聖口號,何以一夕間土崩瓦解?當然,民進黨也必須説明:如果綠營問政表現永遠只是杯葛、霸佔主席臺那幾招,那麼“立委”人數增加幾席又有何差別?

  文章説,大家並未忘記,蘇貞昌和林義雄日前如何裏應外合,迫使馬英九當局作出“核四公投封存”的決定,並要進一步連手降低“公投”門坎。那麼,今天“蘇貞昌之矛”攻“林義雄之盾”,是為了表演給誰看?(台灣網 李學磊)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