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馬以南祭亡母:知道媽媽不放心馬英九,一定愛護支援他

2014年05月05日 11:05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馬英九母親秦厚修遺體5日上午火化,馬家上午舉行簡單家祭。(圖片來源:臺灣“中央社”)

  台灣網5月5日消息 據臺灣媒體報道,馬英九的母親秦厚修病逝,5日上午舉行家祭,馬大姐馬以南代表兒女輩誦讀祭文。馬以南説,“知道媽媽不放心的是弟弟,我們一定會愛護他、支援他。爸爸口裏真善美的您,請一路好走!我們5個都盼望來世再做您的兒女!”

  馬以南表示,“我們知道您一生摯愛的爸爸在天堂接您,您不會孤單,姆媽,您不要害怕”。

  馬以南回顧母親背景與一生説,秦厚修出身湖南寧鄉,外婆劉氏家族出了清末平定太平天國的名將,與清朝最後一任宰相還是姻親,秦厚修是外婆的掌上明珠,從小美麗聰慧伶俐,讀了幾年私塾,培養了端莊優雅的大家風範,但沒有被傳統的觀念束縛。

  她表示,媽媽高中畢業前,正值抗戰,不顧外婆反對,跑到大後方去讀大學,碰到一腔熱血的爸爸,“開展了你們浪漫幸福美滿的一生。”

  馬以南説,她出世的時候,在日本飛機整日轟炸下的重慶,媽媽獨自一人抱著換洗衣服和棉被到七星崗的省立醫院生産,勝利回到長沙,正要開始安居樂業的時候,內戰開始,無奈地留下凱凱(馬乃西)和曼曼(馬冰如)給奶奶,帶著4歲多的她,隨著爸爸的軍隊撤到廣州再到香港。

  她説,眼看局勢越來越糟,爸爸再從湘潭接出奶奶、凱凱和曼曼,加上在九龍出生的弟弟,一家七口追隨當局來到臺灣,一路上的艱辛苦難都不是今天在臺灣的年輕人所能理解的了。

  馬以南表示,來臺初期,媽媽白天在銀行全職工作加上晚間教書貼補家用,卻從來沒有在他們面前嘆過苦,小時候想要坐三輪車代步,媽媽總是要他們搭乘公交車,並許以冰淇淋為獎勵,雖然這張支票從來沒有兌現過。上了公交車,媽媽就對他們説小孩子沒有買票,就不可以坐位子。

  馬以南説,小學的制服都是媽媽親手做的。爸爸好客,常在家裏聚會,讓媽媽練得一手好菜,“當年外婆懷裏的嬌嬌女,來到臺灣,變成文武雙全,幾乎十八般武藝都學會了。”

  她表示,爸爸管教子女嚴格,媽媽也從不溺愛袒護,他們每天要背古文,讀英語,練毛筆字,媽媽總是提醒要完成功課,對唯一的兒子也都一視同仁。在醫院加護病房的小護士對她説,“馬奶奶很了不起,只有一個兒子也沒有把他寵壞”。

  馬以南提到,秦厚修在加護病房説話不方便,與兒女手寫聊天,那天談到國民黨,秦厚修寫到,“我很得意,我是1939年7月入黨的”。

  馬以南説,哇塞,3/4個世紀的老黨員,外公就是黨員,參加過北伐,“我們三代都是忠貞的黨員”。從重慶到臺北,多少轟轟烈烈的歷史事跡,“都是您在日常生活中給兒女的民族精神教育”。

  她表示,兩年半前,例行的健康檢查發現秦厚修肺部的腫瘤,她當時仔細考慮,時常聽到腫瘤病人最後的痛苦和沒有尊嚴與品質的生活,給她非常深刻的印象。“我們就是要讓您生活快樂,有品質和尊嚴,很感恩我們5人都有一樣的認同”。妹妹們都抽空回來陪伴媽媽,她也陪媽媽四處遊玩,欣賞臺灣的風景人文,參與公益活動鼓勵弱勢,讓她感覺15年前回臺定居的決定,是正確的選擇。“弟弟公務再忙,也每週回家陪您晚餐,享受天倫”。

  馬以南説,知道媽媽不放心的是弟弟,“我們一定會愛護他、支援他。爸爸口裏真善美的您,請一路好走!我們5個都盼望來世再做您的兒女!”(台灣網 王思羽)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