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臺灣新五四運動:昔日奮起救亡圖存 今朝遏制民粹暴力

2014年05月05日 09:58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台灣網5月5日消息 臺灣新黨昨天(4日)在凱道舉行“新五四運動”集會,並於會後在新黨在臉書“新黨打假除亂”上發佈新聞稿《捍衛民主 回歸法治 重建新秩序》。而新黨青年委員會召集人王炳忠則説,“我是王炳忠,我是勇敢的臺灣人,我是驕傲的中國人。”

  據臺灣媒體報道,新黨在新聞稿中指出,沉默大眾站上凱道,挺警察,挺法治,救臺灣!五月四日下午一點起,凱道一片旗海飄揚,這是新黨在四月初,好不容易排隊借到的路權,選在這天發起集會,是要發起“新五四運動”。發起人新黨主席郁慕明表示,當年的五四運動,知識分子請來“德先生”(民主)、“賽先生”(科學)救亡圖存,今天我們則需要另一位“勞先生”(法治),因為民主一但脫離法治,就會變質成民粹,淪落為獨裁的溫床。

  郁慕明強調,法治是民主的基礎,教育更是鞏固民主的根本。過去二十餘年來,李登輝、陳水扁推動去中國化,最後連倫理道德都淪喪了。於是我們看見,年輕人自認訴求合理,就無限上綱成唯一的政治正確,抹煞前人的犧牲奉獻,羞辱老師、批鬥學者、圍剿所有和他們不同意見的人。在過去一個月來的“準政變”中,許多人因為錯誤的資訊,被煽動上街,助長民粹暴力。因此,在教育中還原歷史真相,建立正確的國家認同,是臺當局的當務之急。

  郁慕明表示,我們在家氣在心理,並不能改變他們的為非最歹、胡作非為。今天我們就要先動嘴,再動手。動嘴,就是勇敢表達我們的心聲,尤其是網路作戰,因為他們的懶人包誤導太多青年學子,借由少數有組織的職業抗議家製造輿論一邊倒的假像。動手,就是用一張一張的選票,投給維護法治、維護安定,尤其要在2016年的選舉中,決定我們的是非價值、發展方向。

  郁慕明談到,前些日子佔領“立法院”、攻佔“行政院”,國民黨的黨部被包圍,本來我們也可以去包圍民進黨的黨部。他們要罷免國民黨“立委”,我們也可以去罷免民進黨“立委”,但這樣做只會讓社會更對立、更動蕩,所以我們不做。我們要回歸法治,公權力的使用必須有社會力作後盾。

  昨日活動中,臺灣青年學生代表、文化大學史學所博士生林明正也上臺,帶領十余名青年一起站出來。林明正説,所謂太陽花學運攻入“立院”,並非臨時起意而是早有預謀。從去年七月起,陳為廷及其相關人士的臉書,就已經發出“此時不攻,更待何時”的竦動文字。林明正説,現在大學一大堆,大家檢討説要裁撤係所,既然有些特定係所的教授、學生一天到晚“上街”不上課,乾脆就首先裁撤這些係所。

  而新黨青年委員會召集人王炳忠則指出,帶頭反服貿者膽敢宣稱代表人民,就是因為我們太沉默,不懂運作媒體操作網路,多數人無法團結發聲。上禮拜反核人士佔據忠孝東路,阻擋一般小市民用路權利,陳為廷竟説這些人沒資格批評,“要先對反核表態”,這是標準的納粹法西斯心態。王炳忠説,簡單的民主原則,“少數服從多數,多數尊重少數”,竟然會被媒體、政客扭曲成那麼複雜,沒人敢説出是非,這是臺灣社會集體的墮落。王炳忠也向參與佔領抗爭的青年喊話,相信很多人是基於恐懼,所以跟著反服貿,甚至連自貿區也有反。但我們還有幾十年要活,臺灣經濟起飛的年代已一去不返,我們必須揮別過去,開大門走大路,和十三億同文同種的炎黃子孫共創未來,賺世界的錢。“真正的恐懼是恐懼本身。”王炳忠高喊,我們要衝破政客把我們封死的困局,奪回他們搞爛的未來。“我是王炳忠,我是勇敢的臺灣人,我是驕傲的中國人。”(台灣網 王思羽)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