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前“綠委”郭正亮:民進黨未必是公民運動贏家

2014年05月04日 08:34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台灣網5月4日消息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道,街頭運動風起雲湧,民進黨料想馬英九的挫敗,將成2016政黨輪替動能。但前民進黨“立委”郭正亮直言,民進黨歷經兩波空前抗爭,卻因無法凸顯扭轉乾坤的領導角色,聲勢不增反減,未必是公民運動贏家。

  因不滿陳水扁貪污而擔任紅衫軍律師團團長的律師魏千峯也認為,雖馬英九表現差,但接連幾場社會運動,參與者不見得認為換民進黨執政就比較好。

  他表示,無論面對服貿或核四,議題都充滿矛盾性,朝野該做的是忍耐溝通,找出彼此能接受的最大公約數。否則,就算未來換蔡英文當臺灣地區領導人,問題依舊存在。這也是公民團體對民進黨欠缺期待的主因。

  郭正亮引用 臺灣指針民調數據表示,太陽花學運期間,國民黨好感度暴跌到歷史低點17.8%;民進黨好感度則拉升至31.9%,雙方差距14.1%。

  但學運落幕後,郭正亮説,國民黨好感度回升到21.6%;民進黨則下跌至28%,雙方差距迅速拉近到6.4%。他認為,一方面是因為國民黨同意讓步,接受臺灣“立法院長”王金平建議的先“立法”、後協商,另方面則是民眾對民進黨淪為守門員感到厭惡。

  他説,當林義雄開始禁食後,國民黨固然好感度又跌到19.8%,但民進黨也沒有獲利,好感度還下滑至25.5%,雙方差距僅剩5.7%。

  因此,郭正亮強調,就算綠營內部普遍認為公民運動的崛起,會讓民進黨成為最大受益者。但事實證明,當民進黨無法扮演好主導社會重大議題的角色時,結果就是聲勢不升反減,難以成為公民運動的贏家。(台灣網 周劍)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