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俯仰陜北群山 唯永寧山獨領風騷(圖)

2014年04月08日 09:2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尋根祭祖陜西行"走進永寧山。(台灣網 秦彬 攝)

  陜北是山的海洋,逶迤綿亙,天地一線,盡顯蒼茫雄厚之風;盤根錯節的條條溝壑將黃土高原牢牢抓在手中,群山之間讓出一條通往外界的通道——洛河,有著北洛河第一奇峰的永寧山便聳立在洛河之上,它依傍紅岩崖壁,傾聽潺潺流水,凜冽風沙之中不乏奇秀險峻,美得那樣驚心動魄。

  4月8日上午,全國網路採訪團在志丹縣深切地感受到了視覺的衝擊與心靈的震顫。

  有人説,到了陜北就不得不到永寧山走一趟,“登山則情滿于山”,古人的情懷同樣適用於今人。作為黃土高原一部分的永寧山不但擁有陜北山峰特有的雄渾厚重,更散發著綿延千年的歷史積澱的文化魅力。

  永寧山寨海拔1312米,位於志丹縣永寧鎮北2公里處的洛河東側,崾子川口的對岸,東西走向,長2.2公里,寬1.5公里,全為紅砂石質,山梁向洛河突兀起一山嘴,洛水環繞三面,山嘴巍然獨立,峭壁飛崖。寨分三層,上層雄居突兀的山頂,中層微向傾十分陡峻,下層通洛河供汲飲,可容千人,清同治年四亂,避者百戶,依恃天險,久攻不克。

  據史料記載,宋代以前,其山按山質為石,酷似樓,上鑿有臺,而得名“石樓臺”,是北宋控制洛河古道的重要軍事要寨。後世憑其天險為屏障,建古寨以避戰亂,土著者認為“永遠安寧”,便又稱為永寧山。如今在永寧山西側崖壁上清晰可見“洛上奇峰”四個大字,寬1米,長4米,字體遒勁有力,這是民國十六年(1927年)時,縣長賀耀武觀永寧山而題刻。

  在戰爭年代,永寧山大無畏的氣魄和情懷傳承了紅色革命精神,在陜北的群山之中書寫了獨領風騷的一筆。

  清代和民國時期均在此設過縣衙。1928年,劉志丹在永寧山上正式成立了中共志丹縣第一個共産黨支部和共青團支部,這是陜北的第一個黨支部。永寧山高小曾是劉志丹的母校,也是本縣最早的黨團支部誕生地。1935年,永寧山黨支部帶領遊擊隊,聯合當地百姓裏應外合消滅了當時控制永寧山寨的國民黨反動派。(台灣網 秦彬)

   

  "洛上奇峰"的摩崖題刻。(台灣網 秦彬 攝)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