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國家旅遊局副局長:推動兩岸旅遊合作向更深層次發展

2014年03月07日 20:36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國家旅遊局副局長:推動兩岸旅遊合作向更深層次發展

  3月7日,國家旅遊局副局長杜江出席全國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臺盟、臺聯界別聯組討論。(台灣網 張潔 攝)

  台灣網3月7日北京消息 3月7日,國家旅遊局副局長杜江在出席全國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臺盟、臺聯界別聯組討論時指出,目前兩岸雙向旅遊交流進入新階段,市場出現新的發展趨勢,未來兩岸旅遊交流工作,將在持續深化兩岸相關産業合作方面做進一步努力,使兩岸旅遊合作能夠向更深層次發展。

  兩岸雙向旅遊交流新階段

  2008年兩岸兩會商談重啟,6月13日,兩岸簽署《海峽兩岸關於大陸居民赴臺旅遊協議》,同年7月,大陸居民赴臺旅遊正式啟動。到目前為止,大陸已經開啟31個省區市團隊赴臺旅遊業務,並且啟動北京、上海、廈門等26個城市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業務。杜江指出,目前兩岸雙向旅遊交流已進入新階段。

  兩岸雙向旅遊市場新趨勢

  “兩岸雙向旅遊市場也出現新的發展趨勢。”對此,杜江做出詳細闡述。一方面,從旅遊規模來看,兩岸雙向旅遊交流人次,從2008年的470萬增至2013年的803萬,在此過程中,不僅整體規模增加,結構也發生很大變化。2013年大陸居民赴臺旅遊總人次為219萬,同比增長11%,團隊遊人次167萬,同比下降6.5%,而個人遊達到52萬人次,同比增長174%。這説明,個人遊已經成為赴臺旅遊的重要組成部分,島內對於大陸居民赴臺遊給臺灣帶來的發展動力也較為認同,由此可見,旅遊應該成為兩岸民眾交流的重要渠道。

  另一方面,國家旅遊局也致力於推動特定領域的旅遊交流。例如從2013年開始舉辦的主題為“華夏文明 薪火相傳”活動,邀請臺灣主修旅遊專業的大學生,來大陸修學旅行,活動反響積極。“這樣的交流搭建了未來兩岸旅遊合作的基礎,也是在做臺灣青年的工作。”杜江説。

  兩岸旅遊交流機制新突破

  國家旅遊局還在兩岸旅遊交流機制方面做出了一些突破。2010年5月,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和臺灣的海峽兩岸觀光旅遊協會,分別在臺北和北京設立辦事處。2012年11月,海峽兩岸觀光旅遊協會在上海設立辦事分處。據杜江介紹,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在高雄的辦事分處會在4月掛牌。此外,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和海峽兩岸觀光旅遊協會還建立了會長、秘書長一級的工作磋商機制,以及市場聯合監管機制,安全預警長效機制,突發事件應急機制等,這些機制對保障兩岸旅遊發展起到很好的作用。

  為臺灣旅遊産業注入新動力

  杜江指出,隨著大陸居民赴臺遊的不斷發展,目前大陸居民赴臺遊人數已佔臺灣入境旅遊總人數的36%,大陸已經成為臺灣第一大入境旅遊市場。恢復大陸居民赴臺遊5年來,大陸游客在臺灣的消費達到156.8億美元;而臺灣旅遊業的國際競爭力,從2008年的第52名,上升到2012年的第32名;旅遊收入佔臺灣經濟的比重,從過去的2.94%上升至4.63%。兩岸旅遊交流為臺灣旅遊業發展、經濟轉型、擴大內需、增加就業等方面注入了新的動力。

  談及未來工作計劃,杜江説,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兩岸一家親”,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談到“期待雙方能夠越走越近,越走越親”,要以這些理念為指導,繼續做好兩岸旅遊方面的工作:擴大兩岸雙向旅遊規模,提高兩岸旅遊交流品質,持續深化兩岸旅遊及相關産業發展,推動兩岸旅遊雙向投資規模擴大,使兩岸旅遊合作向更深層次發展。(台灣網記者 張潔)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