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臺當局開放陸生擔任教學助理 陸生感嘆總算人性化

2014年02月13日 10:24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台灣網2月13日消息 臺當局“教育部”將鬆綁針對陸生的“三限六不”政策,開放陸生在校內擔任教學研究助理,消息一齣,在臺陸生大呼“總算人性化”,也有臺灣教授呼籲多開放陸生參與産學合作實習,以吸引優秀陸生來臺。

  臺當局“教育部”最近發佈“解釋令”,原本有關陸生不能校內打工的規定,現從寬認定,如果為課程、論文研究的一部分,或是畢業條件、所有學生一體適用,陸生就能擔任研究或教學助理,且可領鐘點費,即起實施。

  據臺灣《聯合報》報道,兩年前從浙江赴臺求學的伍文超,現就讀臺大電機研究所二年級。他感慨,當研究成果出來,“所有人名字都在上面,唯獨少了你”,當下會有一種付出努力,卻被排擠在外的感覺。

  但伍文超説,雖沒辦法挂名,還他還是願意一起參與研究,因為那才是學習的真正目的。臺“教育部”政策即將鬆綁,但他也要畢業了,“會將這個好消息告訴學弟妹。”

  陸生聯誼會北區聯絡人王欽表示,若陸生在臺的教育權和工作權無法得到根本保證,這些工作都是治標不治本,容易在特定政治壓力下再出現調整。只有改變心態,“從防堵改為吸引與激勵”,才能達到廣納人才的目標。

  經常指導陸生的臺灣“中國醫藥大學”通識教育中心項目助理教授李允中、及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副教授楊景堯,都建議提供陸生更多擔任助理及企業實習機會。李允中認為,陸生來臺是希望得到“臺灣經驗”,重點在“參與”,而不是圖當學校研究助理、每月幾千元的收入。

  李允中表示,研究助理職缺有限,現在各校都加強“産學合作”,若陸生能到合作企業實習,才有吸引力。若擔心核心技術“被學”,只要加強管理就好。李允中以自己指導的一位就讀文學系的陸生為例,赴臺前已是網路小有名氣作家,本受邀為臺灣雜誌社撰寫專欄,但因每月有八千元新台幣的“工資”,可能遭勒令退學、遣返,最後放棄寫專欄、藉此學習的機會,簡直“把陸生當作陸客”。

  楊景堯認為,讓臺生與陸生公平競爭擔任研究助理,絕對有正面影響;且沒道理同一個研究案,只讓臺生領研究補助,卻要陸生當“義工”。且有報酬、就有要求,否則碰到不負責的學生,事情做不好也無從追究。(台灣網 扶海濤)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