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臺媒:李娜效應將亞洲職業網球推向新高

2014年01月26日 11:03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隨著李娜在世界網壇屢創歷史紀錄,亞洲勢力隨之抬頭,營造出前所未見的榮景。(圖片來自網路)

  台灣網1月26日消息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道,隨著李娜在世界網壇屢創歷史紀錄,亞洲勢力隨之抬頭,營造出前所未見的榮景。李娜是當今中國最有影響力的運動員之一,她讓世界網壇吹“東”風。同時,中國今年承辦WTA、ATP職網巡迴賽也來到史上空前盛況,共達9站賽事。

  自從李娜在2011法網成為百餘年大滿貫史第一位拿下四大賽女單冠軍的亞洲球員,13億多人口的中國開始掀起李娜風潮。《紐約時報》當時已評估:李娜的奪冠擴大了網球的影響力,將有可能引領網球界一次新的革命。如今她征服了澳網,絕對會引燃新一波“李娜瘋”。

  確實,李娜效應這兩年不斷擴增,中國人民以李娜為傲,收看網球人口劇增,最明顯的改變,就是中國各省市爭辦職業網球賽。

  包括9月將在李娜的老家武漢新開辦的武漢公開賽在內,今年于中國進行的女子職網協會WTA巡迴賽有深圳、香港、廣州、武漢、北京和天津共6站;男子職網協會ATP賽事則有深圳、北京與上海大師賽等3站。

  2014賽季也是ATP、WTA巡迴賽在亞洲最多賽事的一年,亞洲網球的熱力將隨之提升到新高點。從商業的角度來看,ATP、WTA兩大職網協會,已把重心擺在開拓中國、亞洲市場,畢竟中國龐大的消費能力確實可觀。

  《富比士》雜誌去年公佈最高收入女運動員世界前10排行榜,網球運動員就佔了7席,李娜則高居第3名。

  其實收入與影響力成正比。法國《隊報》在李娜2011法網封後時強調,“李娜”這個名字不僅僅是兩個聲母和韻母的簡單組合,更代表了13億中國人的網球夢想。新華社曾評論:“李娜已成為中國體育新名片、甚至是‘中國的新名片’。”

  隨著李娜接下來角逐法網、溫布爾登、美網3項大滿貫,甚至問鼎“女網史上第一位來自亞洲的球後”頭銜,她帶給世界網壇、亞洲的影響力,還將持續攀升。(台灣網 周劍)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