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淘寶臺灣館“雙十二”上線 島內商品網進大陸

2013年12月10日 09:28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台灣網12月10日消息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道,大陸購物網站淘寶網繼11月11日“雙11光棍節”創下350億人民幣交流量後,計劃在12月12日再推“雙12購物狂歡節”,“淘寶臺灣館”同時正式上線,為在其平臺上網進大陸的臺灣商品作品質保證。“淘寶臺灣館”商機不可忽視,但如兩岸服貿協議繼續卡關,兩岸貨貿協議遲遲無期,臺灣將“眼看商機無限、眼看錢往外流”。

  據報道,臺灣不少産品廣受大陸民眾歡迎。從鳳梨酥、茶葉、烏魚子,到敷臉面膜化粧品,再到衣服皮包等精品,赴臺大陸觀光客每到一家店,幾乎把貨品一掃而空。

  “淘寶臺灣館”上線,臺灣産地賣5000元新台幣的烏魚子,過個水就可翻倍賣到10000元,商機無限,中間服務業差價卻賺不到。一方面是臺灣網購第三方支付法令落伍,當局動作慢半拍,遲遲不開放非金融機構第三方支付,兩岸網購交易發達,臺灣當局卻收不到半毛錢的稅。

  另一方面,即便已開放第三方支付的金融機構,也撈不到半點油水。理由很簡單,沒有兩岸的貨貿協議,民眾買貴也無助臺灣的稅收;而今年6月簽署的兩岸服貿協議遭卡關,臺灣企業無法到大陸開創網購事業,民眾只能透過大陸第三方支付購物,中間的好處都給大陸準金融機構撈走。

  報道稱,眼看商機無限,眼看錢往外流。這就是臺灣自卡兩岸服貿協議的後果,服貿協議躺在“立法院”,貨貿協議當然跟著卡住;卡得了臺灣卻卡不住大陸,臺灣人只好眼睜睜看著錢財流失。(台灣網 何建峰)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