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劉明康:大型項目融資為兩岸金融合作提供良好機遇

2013年11月05日 16: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5日上午,2013兩岸企業家紫金山峰會進行主題演講,劉明康作為兩岸企業家峰會金融産業合作推進小組大陸方召集人作了題為《世界工廠模式之後的兩岸金融合作》的主題演講。(台灣網 王偉 攝)

  台灣網11月5日南京消息 “兩岸實體經濟發展在過去幾十年中都取得了驕人成就,但也面臨著同樣的挑戰,那就是産業結構的調整、産業水準的升級,治理方式的改變。同時都必須認真應對已經出現的部分産業的産能過剩問題。”中國銀監會原主席劉明康5日在南京作出如上表述。

  5日上午,2013兩岸企業家紫金山峰會進行主題演講,劉明康作為兩岸企業家峰會金融産業合作推進小組大陸方召集人作了題為《世界工廠模式之後的兩岸金融合作》的主題演講。他説,當前,兩岸金融業的合作要直面這個大課題。這是可持續發展給我們提出的歷史使命。

  劉明康表示,兩岸金融業應攜手共同精心設計相關工作機制安排,以支援産業的深度跨海峽融合,使得同一産業的龍頭企業可以在重組整合中,不但因應後工業時代市場需求的減緩,也能成功應對新製造業革命和全球化中來自社會和經濟環境變遷的要求,提升國際競爭力。

  如何全方位地理解中小企業的需求並支援中小企業發展?劉明康分析,兩岸中小企業自生能力強,對宏觀經濟和社會穩定貢獻很大。遺憾的是,外企和本土大型企業的迅猛發展和不太善於服務中小企業的銀行體系以及活躍的民間借貸的兩面性都給中小企業的健康成長帶來了一些融資難、融資貴,融資可怕的現象。為此,他建議兩岸金融從業者認真探索銀行業、資本市場和保險業如何做好制度和方法的精心安排,培育有社會使命感的創投及PE老總,發展認同創新高科技企業的股票與債券市場,同時合理地科學地做好金融監管。

  劉明康説,最近一些對活躍的高發展潛力市場的調查都指出,兩岸和亞太區域在基礎設施的建設方面有大量的長期項目資金需求,因而債務和股權融資能力變得越來越重要,作為金融服務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包括項目資本金的部分融資安排,建設期內較長的還款期限的融資靈活機制和相應的風險管理以及利率和貨幣的互換、利息的資本化、項目保險和可能的資産證券化等都會對兩岸及亞太地區的大型基礎設施建設和重建項目帶來關鍵的新鮮血液,對兩岸的金融業合作也提供了極好的機遇。

  在未來十年中,全球監管和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變化對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會帶來很大的影響。劉明康表示,兩岸金融業者在支援實體經濟的需求同時,必須加強合作,做好對全球金融監管主題戰略的展望,包括資本、流動性、負債率、風險處置和管理、業務拆分和銀、證、保架構的展望,而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變化提出了更全面的披露要求,財務報告列示和明確對某些特定項目的確認以及及新的計量標準,這些變更不但大大影響了兩岸的許多金融機構資訊系統和流程以及監管體系的建設,也影響到商業決策和行為。此外,移動網際網路技術和新的科技金融從業者也給傳統經營方式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和嶄新的發展機遇。

  劉明康指出,兩岸金融業者的深度合作可以使我們更好地了解這些變化,了解他們提出的要求,評估可能造成的影響,考慮戰略和戰術上的應對。劉明康引用古諺説,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我們應當有這樣的眼光。

  劉明康最後表示,中華民族正面臨著一個新歷史契機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並實現經濟社會發展再上一個大臺階的偉大目標。在堅實的發展基礎上,讓我們兩岸金融進一步加強合作,為推動經濟轉型和社會健康發展,確保創新、生産力的解放和全要素生産力效率持續提高而共同努力。這種合作努力不僅對雙方行業直接利益至關重要,而且也有助於對兩岸金融業的公眾形象的塑造帶來積極的正面影響。(台灣網記者 王偉)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