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求同存異破壁壘 兩岸攜手打造中華文化軟實力

2013年10月27日 01:07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台灣網10月27日南寧消息 借兩岸和平發展東風,兩岸文化産業的交流合作近年來不斷深入,“合則兩利,分則兩害”的理念深入人心。但如何才能求同存異,破除現實壁壘,實現真正的嚴絲“合”縫、互利雙贏,是擺在兩岸業者面前的一大課題。

  在第九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專題研討會上,兩岸文化産業人士聚集一堂,就“加強兩岸文化産業合作”這一議題展開深入討論。期間,一個論點被反覆提及——面對全球化的市場競爭,兩岸文化産業應攜手共進,打造中華文化軟實力。

  兩岸文化交流雖呈日益蓬勃之勢,但時間尚短,深度尚淺,還未找到共同的發展方向,並不具備一致的戰略眼光。上海交通大學教授胡惠林認為,兩岸文化産業面對的共同挑戰實為全球文化市場的挑戰,兩岸文化産業合作發展的世界眼光應當成為兩岸共同關注的戰略基點。

  “我們面對的要麼是中華文明現代化又一次與人類文明的轉型失之交臂,要麼共度難關,共克時艱,共創中華文明新的輝煌。”胡惠林説,兩岸應積極開展提升中華文化國際競爭力的合作與交流,鼓勵兩岸文化産業界在全球文化市場的聯手合作,實施中華文化産品“佔領亞洲,走向世界,惠及全球華人”的共同發展戰略。

  戰略要一致,步調也需統一。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發展研究院院長范周指出,在全球競爭壓力下,兩岸唯有優勢互補,積極整合産業資源,共同打造文化産業鏈,提高文化産業産出效率、優化産業結構才能保有競爭力。

  要打破中華文化在世界上的長期弱勢地位,僅依靠兩岸現階段的合作仍顯不足。范周表示,兩岸要向更高標準看齊,制定共同的文化産業行業標準,加強智慧財産權保護,創造更多的兩岸合作機遇,才能讓中華文化走向世界,提升中華民族的國際形象。

  除了兩岸業者的共同推動,還需要更加優質的大環境培育兩岸攜手栽下的發展中華文化軟實力的“幼苗”。

  臺灣中華廣播電視節目製作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汪威江表示,期盼兩岸相關部門能夠給予兩岸電視節目內容業者一個共同發展的空間與環境,主動輔導業者克服在交流合作中遇到的障礙與困難。

  “流風所及,眾皆披靡。但沒有量如何産生‘流’,沒有質如何蔚為風?”汪威江説,在韓流壓境、日流覬覦、泰流伺動的情況下,同文同種的兩岸又有多少能在國際市場暢銷、引領潮流的文化産品?

  “兩岸均要有大開大闔的雄心壯志與氣度......用有力和熱情的雙手推動兩岸影視産業業者共同朝目標邁進,集思廣益研討題材、劇型,締造一個灼灼其‘華’的華人影視新紀元。”汪威江如是説。(台灣網記者 于斯文)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于斯文 ]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