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臺各“部會”編列翻譯費近7000萬遭批浪費

2013年09月23日 21:19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台灣網9月23日消息 據臺灣媒體報道,臺聯黨“立委”許忠信23日召開記者會,指出2014年度預算書中,各“部會”委外翻譯、核稿的費用近7000萬(新台幣,下同)。質疑各“部會”將能自行作業的基礎翻譯工作也通通外包,浪費公職人員英文專業,有浮編現象。

  許忠信表示,英文一直是臺灣公職人員的必考科目之一,各單位每年也都編列相關教育訓練費用,欲提升公職人員能力。但各“部會”卻將最基本、能自行作業的中英文翻譯、撰稿、審稿、編譯等業務,都外包給翻譯公司,相關預算加起來近7000萬。經他估算,應可自行作業的部分便有5373萬,他因此痛批“錢都白花了”。

  許忠信以臺當局“經濟部經貿談判辦公室”為例,指出該單位編列了437萬按日按件計酬酬金,其中包含英文擬稿翻譯及校對費用。但該單位建置的公職人員應具有英文及經貿談判專業,臺當局卻任由其浪費。

  許忠信還説,負責處理涉外事務、擁有最多語言專才的臺當局外事主管部門,為製作資料,先編列高達1598萬的費用,其中便包含外文翻譯等經費;後再編列504萬預算,內又包含專業譯稿、審稿等費用。費用之高實在令人不解。

  針對許忠信的質疑,臺當局外事主管部門國際傳播司副司長邱隆藤回應,編列的1000多萬預算是延續過去“新聞局”在外文刊物上聘用的18名專業外語人員,因刊物編輯的專業性,為考慮品質,才用按件計酬方式聘雇人員翻譯。且該筆預算並非全為翻譯費用,還包括外稿、漫畫等稿費。

  “經濟部會計處處長”張信一也澄清,“經濟部”高額的預算內包含許多項目,不完全是翻譯費用。且“經濟部”許多單位文件涉外,需要聘請專業、外籍人員擔任最後潤飾,加上有些單位人數較少,很難完全由公職人員負責。(台灣網 朱煉)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