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少子化衝擊 臺灣20余所私立大學或面臨轉型和關閉

2013年09月19日 10:12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台灣網9月19日消息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道,受少子化衝擊,臺灣私立大學退場勢在必行。屏東永達技術學院招生困難,引發積欠教職員工薪資,江宜樺昨特別召開項目會議,聽取“教育部”簡報,並邀臺當局“經濟部”等九“部會”討論。

  她表示,私校退場以維護教育品質為首要,臺當局“教育部”應與各“部會”協調,從學生受教權、教職員權益、校産土地活化利用等觀點,1月內協調出私校退場機制。

  20所私立學校被“輔導” 或面臨轉型退場

  江宜樺表示,“教育部”將於1個月內解決永達技術學校積欠薪水問題,3個月內做出處理學校整體後續的規劃,處理原則以學生的受教權及教職員工的工作權為最優先考慮。

  對於私校退場機制,“教育部”提出只要符合學生不滿3000人,2年新生註冊低於6成,評鑒太差,長期積欠教職員薪水、違法4項原則,只要違反等其中1項,就將項目輔導,估計有20所私立高中職以上學校,被列為優先輔導名單,包括12所高中職、2所一般大學及6所技專院校。

  不過,江宜樺認為,私校退場包括學生受教權、教師輔導轉職、校地如何活化利用,都要先建立配套,以維護教育品質為首要原則,安定社會民心。學校轉型發展以輔導為先,輔導成效不佳者,再協助轉型或退場。

  保障受教及教職權益

  與會官員也説,“到底有幾所私校要退場,列為下次會議討論重點”。換言之,目前雖有私大優先列輔導對象,未來退場私校也可能高於此數據。

  江宜樺昨聽取“教育部”私立高級中等以上學校退場機制項目報告後表示,臺灣人口結構變遷是教育發展的重大挑戰,臺灣教育應朝向優質化、精緻化發展,以全面提升教育品質。

  輔導活化校地、轉型

  江宜樺指示“教育部”在1個月內,與其他“部會”商議,研議幾種適用私校退場轉型的模式。

  除妥善因應各級學校轉型退場外,江宜樺也責成“教育部”持續推動招收境外學生、加強東南亞高等教育輸出,併發展多元教育,以提供臺灣民眾終身學習的管道。

  江宜樺強調,少子化現象對臺灣的未來發展影響重大,未來也將提報人才政策彙報以及人口政策彙報進行討論。(台灣網 朱煉)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