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江蘇大閘蟹將“爬向”臺灣餐桌 涉及6家出口企業

2013年09月10日 18:09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台灣網9月10日消息 據中新社報道,9月12日起,江蘇將有3個大閘蟹養殖基地可向臺灣直供優質大閘蟹:分別為太湖、洪澤湖、高寶邵伯湖,涉及江蘇6家出口企業。

  據報道,此前,江蘇蘇州陽澄湖的螃蟹曾“爬”過臺灣民眾餐桌,但2006年因臺灣“衛生署”稱“檢出螃蟹中含有致癌物質”而貨路中斷。江蘇省太湖漁業管理委員會辦公室綜合處副處長范曉回憶:“當時(陽澄湖大閘蟹)其實是有一些抗生素超標,但是對人體沒有影響。原來2006年太湖大閘蟹是打算打入臺灣市場的,後來這個方案就‘流産’了。”

  儘管當時江蘇官方第一時間出面澄清,但該起事件給蘇州大閘蟹市場造成影響:退單、退貨,甚至撤櫃。此事之後,臺灣“衛生署”抬高了大閘蟹銷臺的“門檻”:必須要取得大陸當地檢驗證明、國際認證證明文件,不然“絕對進不來”。

  太湖大閘蟹入臺方案“流産”後,2012年,江蘇再次嘗試將太湖大閘蟹送上臺灣市民的餐桌,並獲得成功。“臺灣的反饋非常好。”蘇州市太湖大閘蟹行業協會會長杜民根説。

  “現在大陸和臺灣商貿活動越來越頻繁。臺商也有意識,既然大陸有這麼好的螃蟹,就給臺灣的消費者品嘗一下。”范曉説。這三個蘇蟹直供基地由江蘇省海洋與漁業局、江蘇省國檢局等單位對照相關要求,組織專家多次對省內養蟹水域進行現場檢查、資料審閱、集中討論後篩選而出,並確定了基地面積。

  大閘蟹想“爬”到臺灣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據揚州高寶邵伯湖漁業增殖養殖試驗場試驗場負責人介紹,螃蟹要經過嚴格檢測,而有關的檢測指標多達69項,這些指標包括喃西林及其代謝物、四環素、土黴素、阿莫西林、馬波沙星等,有一項超標,螃蟹就會被貼上“不合格”的標簽。

  今年,洪澤湖將組織2000噸大閘蟹銷往臺灣市場,而揚州高寶邵伯湖漁業增殖養殖試驗場試驗場將向臺灣奕大海産有限公司輸出50噸大閘蟹。

  由於尚未開捕,售臺大閘蟹價格尚無法確定,業內人士稱將隨行就市。(台灣網 何建峰)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