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馬英九:康妮釀災 地方警覺不夠是主因(圖)

2013年09月05日 09:21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馬英九(圖片來自臺媒)

  台灣網9月5日消息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道,康妮颱風造成水患,馬英九昨天批評臺灣地方政府沒有依規定時間開設災害應變中心,“這個跟預算完全沒有關係”,完全是地方政府警覺性夠不夠,及災害應變是否完備的問題。

  國民黨中常會昨天邀相關部會就康妮颱風的救災處置進行報告。馬英九在聽取報告後表示,防災應是地方負責、當局支援,臺當局不可能每個地方都管,而是在地方資源不足時給予支援、協助。

  馬英九説,這次出問題的,就是有一些該開設災害應變中心的縣市沒有開設,錯過了判斷的時間,等到再來補救的時候,已沒有辦法在適當時間做出停班停課的決定。

  馬英九並表示,臺灣災害應變中心跟各縣市政府的聯繫非常密切,都有不斷地要求,“來往都有書面證據,有做沒做都非常清楚”。

  馬英九表示,希望未來地方先按照臺當局“行政院”的規劃,花三個月的時間檢討過去每一筆治水預算的用途和成效,再用同樣的原則檢討未來的預算。

  馬英九多次重申,未來治水不是不花錢,而是要把錢花在刀口上。馬英九舉例説,有些公園設計已經開始有防災準備的概念,蓋的時候就做得比較低,當作淹水時的滯洪池。

  馬英九也舉自己擔任臺北市長時的納莉風災為例,當時臺北市政府地下停車場、火車站、捷運工地全都淹水,造成了很大的災害,但也因此讓信義區、萬華區的淹水減少,“不知不覺扮演了滯洪池的角色”。(台灣網 高旭)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