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全國網路媒體參訪友誼縣 感受北大荒的歷史與未來

2013年08月24日 14:21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台灣網8月24日雙鴨山消息 22日下午,“全國網路媒體龍江行”記者團一行參訪了黑龍江省雙鴨山友誼縣的北大荒農機博覽園和友誼縣博物館。這一行程讓記者團中80後、90後的年輕成員們感悟了那段在北大荒燃燒過的激情歲月,認識了北大荒精神的歷史及現實意義,並對新時期北大荒精神的傳承與發揚充滿信心。

  記者團首先參訪了北大荒農機博覽園。據介紹,北大荒農機博覽園是全國唯一一個展示農機的博覽園,園內陳列著北大荒各時期農業機械150多臺件,集農業機械博覽、生態森林、青少年科普教育、大學實驗基地于一體,全方位、全視角展示了北大荒農業發展的恢弘篇章。

  園區管理人員向記者團介紹稱,友誼北大荒農機博覽園佔地35萬平方米,以“創業”、“發展”、“騰飛”三個農機展區為中軸,深入挖掘中國農業現代化發源地的文化底蘊,配以品種豐富的植物園、碧波盪漾的觀光胡和四座風格別致的休閒島,園中有園、景中有景,功能各異、渾然一體。

  走出北大荒農機博覽園,記者看到不遠處有一座叫“中國知青第一村”的建築群,由此不由聯想到歷史上在北大荒燃燒過的激情歲月。據了解,上世紀50年代後期至70年代末期,全國約有1600余萬名知青奔赴農村,為各地建設奉獻青春。而投身友誼縣的知識青年,為開發建設北大荒歷經了艱苦的創業過程。

  隨後到友誼縣博物館的參訪證實了這一歷史聯想。博物館系統展出了“走進黑土平原”、“鑄就大荒精神”、“激情燃燒的歲月”、“現代農業旗幟”等板塊,突出反映了友誼農場創建歷史、轉業官兵及支邊知識青年開發建設北大荒艱苦創業的歷程,深入弘揚了拓荒人獻身共和國建設的奉獻精神。

  本網記者在接受《雙鴨山日報》採訪時表示,作為一個生長于中國南方的80後“孩子”,首次踏足北大荒,震撼並被感動。震撼的是,以前存于腦海中的抽象概念化的北大荒,如今以“北大倉”的形式真實地展現于眼前;感動的是,這片土地,以及在這片土地上留有足跡的前輩們,為共和國的發展作出的史詩性的獻身。我們相信,北大荒人“艱苦奮鬥、勇於開拓、顧全大局、無私奉獻”的北大荒精神將在新時期下得到新的傳承與發揚,將為東北黑土地及共和國的建設作出新的貢獻。(台灣網記者 何建峰)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