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兩岸經濟産業大趨勢 邁入深層次合作時代

2013年07月16日 05:37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兩岸經濟産業合作大趨勢:圓桌論壇談話重點。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台灣網7月16日消息 據臺灣《經濟日報》報道,由臺灣《經濟日報》主辦的2013第四屆“兩岸經濟産業合作大趨勢論壇”,昨(15)日在臺北舉行。面對兩岸産業合作的趨勢,與會的兩岸學者專家主張,兩岸産業要進入深層合作,包括制訂兩岸産業的共同標準、進而透過共創品牌來打開市場,並在股權控股、産業技術、人才交流等方面,進行實質的合作。

  這次論壇以兩岸合作發展新興産業為主題。前“經濟部長”、華聚基金會董事長陳瑞隆表示,過去兩岸産業合作,分工不徹底,未來必須深化,從兩岸産業鏈分工思考模式出發,否則的話,大陸流行上下游一條龍的産業鏈模式,容易産生重復投資、産能過剩等情況。

  陳瑞隆認為,要建立好兩岸産業合作關係,有些基礎條件必需推動,例如共同深化技術研發、制定産業標準等,做到這一步,才能延伸到共同品牌的議題上。

  陳瑞隆還指出,近年推動兩岸資通訊共同標準,雖然其中的太陽光電、LED、3D平面顯示等産業,面臨産能過剩的問題,但只要先訂定兩岸共同標準,變成市場主導力量,等到擴大為全球標準時,也可緩解産能過剩的壓力。

  北京清華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魏傑則指出,未來兩岸合作的方向,不光是商業面,還要升級到股權資本的合作,並走向全方位,從單純的産業面、科技技術合作,一直到教育、文化等領域,當合作層面越廣泛時,越能解除障礙。

  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陳東琪,則提到具體實踐兩岸新興産業合作的方式。他説,過去兩岸的合作,是臺灣資本配合大陸勞動力的模式,以後會是資本加上資本,股權控股、産業技術之外,人才面的合作,如共辦教育、共用人才資源等,都可在臺灣、大陸企業間,彼此提供互補。

  富邦金控總經理龔天行則從資本市場面切入。他認為,全球都在推動大眾化的股票市場,兩岸可從開放資本市場合作,提高效益做起,如開放互買彼此的股票。

  龔天行還説,臺灣資本市場過去在電子産業興起時,曾擔任重要的推手,面臨新一代新興産業崛起,應重新思考如何定位。

  中天生技集團鑽石生技投資副總裁湯竣鈞以生技醫藥産業為例説,雖然電子産業的智財權維護,兩岸已相當成熟,但生技醫藥面的智財權防制還是缺乏相關人才,應向國外取經,制訂出適合兩岸的共同生技智財權機制。

  針對大陸十二五計劃,中國國民經濟研究所所長樊綱坦言,對於扶植戰略性産業,最近在做中期評估計劃時,發現推動過程確實出現産能過剩,或是利用政府的資金補貼優惠政策牟利,非實實在在發展産業的情形。因此,要思考不只是擔任資助者,而是改從扶植需求者的角度培植産業。(台灣網 王文英)

  臺灣頻道 臺灣政壇 臺灣社會 臺灣軍事 娛樂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