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馬英九:兩岸目前處於分治64年來最和平最穩定時刻

2013年07月15日 13:22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馬英九(左)15日前往臺北市介壽公園“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紀念碑”,出席“2013年戒嚴時期政治受難者紀念追思儀式”,頒發回復名譽證書給受難者和家屬。圖片來源:臺灣“中央廣播電臺”

  台灣網7月15日消息 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今天説,白色恐怖等事件發生根源是因內戰,他上任後,大幅度增加兩岸和解與合作,使得兩岸關係處於兩岸分治64年來最和平跟最穩定的時刻,盼為臺灣帶來永續和平與繁榮。

  據臺灣“中央社”報道,今天是臺灣當局解除戒嚴令26週年紀念日,馬英九上午出席“2013年戒嚴時期政治受難者紀念追思儀式”,除向二二八、白色恐怖事件受難者家屬、本人、遺屬鞠躬致歉外,也頒發回復名譽證書,與會者並默哀1分鐘,表達追思。

  受難者馮守娥代表致詞時説,過去的錯誤與教訓絕不該被忘記;紀念解嚴,更不能蒙著眼睛不看當年戒嚴的根本原因。

  馮守娥説,當年在世界冷戰局勢下,同屬中華民族的兩岸同胞,不幸走了數十年的對立之路,也導致兩岸數百萬家庭的殘破及生命的流逝。對此,懇切呼籲馬英九正視兩岸和平的真正內涵;兩岸必須永遠和平,永遠不要再戰爭。

  馬英九稍後致詞時響應。他説,白色恐怖等事件根源就是因為國家發生內戰,一旦發生戰爭,許多濫權行為都會被原諒、被容忍、被縱容。

  馬英九説,他在2008年520上任後,6月初就與大陸恢復中斷了將近十年的制度化協商,至今已簽了19個協議,涵蓋人民生活的各個層面。兩岸也因為這樣的關係,大幅度和解與合作,使得兩岸關係處於兩岸分治64年來最和平跟最穩定的時刻。

  馬英九説,當局也正在推動兩岸互設辦事處、深化跟擴大交流合作,乃至於修改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都是為了制度化的作法,“我一直都相信制度,相信建立制度比個人的態度更重要”;當局一步步地把兩岸關係建立在一個穩定的結構上面,“不論誰來當政都要這樣走,我相信才能夠為臺灣帶來永續的和平與繁榮”。(台灣網 王文英)

     馬英九15日前往臺北市介壽公園“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紀念碑”,出席“2013年戒嚴時期政治受難者紀念追思儀式”。圖片來源:臺灣“中廣新聞網”

臺灣頻道 臺灣政壇 臺灣社會 臺灣軍事 娛樂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