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七七事變76週年 馬英九:抗日戰爭史實絕不能遺忘

2013年07月08日 07:48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臺灣新黨青年委員會昨天至中山堂抗戰勝利紀念碑前獻花致敬,現場有一群認同抗戰歷史的青年著當年抗戰軍服前來,希望喚起島內民眾與當局對抗戰歷史的重視。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台灣網7月8日消息 據臺灣“中央社”報道,昨天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日,七七事變76週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表示,要讓後世了解七七事變及抗日史緣由,並對犧牲的軍民先烈表達敬意;此一戰事攸關民族大義,絕不能遺忘。

  76年前的今天,馬英九表示,盧溝橋事變揭開對日抗戰序幕,中國軍隊在裝備落後、實力不足劣勢下浴血苦戰,犧牲322萬官兵,包括200多名將領,人民的死亡估計更在2000萬人以上,這些不屈不撓、可歌可泣的壯烈事跡,今天讀來仍令人熱血沸騰、肅然起敬。

  馬英九説,事變爆發後10日,國民政府在廬山發表聲明強調“地無分南北,年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任,皆應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振奮全國軍民士氣,激發無比精神戰力。

  此外,馬英九表示,“淞滬會戰”讓日軍付出極大代價,耗時超過3個月,粉碎日本“三月亡華”迷夢,打擊日軍士氣,奠定長期抗戰基礎。

  馬英九説:“沒有抗戰勝利,就沒有臺灣光復,臺灣就無法脫離日本殖民,也不可能重回中國版圖”。日本自光緒21年(1895)6月17日“始政日”開始統治臺灣後,臺灣人民武裝與非武裝抗暴運動不斷,以不同方式反日。

  馬英九表示,他上任以來積極改善對日關係,雙方關係為40年來最友好階段,“但回顧歷史,這些攸關民族大義的事實,我們絕不能遺忘”。(台灣網 王文英)

    【七七事變簡介】

    1937年7月7日,駐華日軍在盧溝橋附近演習時,藉口一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宛平縣城搜查。其無理要求遭到中國守軍嚴詞拒絕,日軍遂悍然向中國守軍開槍射擊,炮轟宛平城,製造了震驚中外的“七七事變”,又稱“盧溝橋事變”。這是日本軍國主義蓄謀已久的戰爭,標誌著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開始。此後,日本軍國主義侵佔我華北大片領土,把侵略的魔爪伸向了中國內陸腹地。中華民族陷入了空前的災難之中,亡國滅種的危險迫在眉睫。七七事變標誌著日軍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中國軍隊奮起反抗,全民族的抗日戰爭開始!

  臺灣頻道 臺灣政局 臺灣社會 臺灣軍事 娛樂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