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臺“陸委會”解讀兩岸服貿協議:怎麼會對臺灣不利?

2013年06月28日 08:4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台灣網6月28日消息 海協會與臺灣海基會近日簽署《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廣受兩岸同胞及相關業者好評,但也引來了島內部分批評的聲音,直指協議會給臺灣産業帶來衝擊。對此,臺當局“陸委會”有關人士透過臺灣“今日新聞網”對外表示,目前會有這麼大反彈,都是錯誤資訊的不斷傳播;協議中,臺灣對大陸開放64項,多數不如WTO待遇,但大陸對臺灣開放的80項中,多數都超過WTO待遇,“這樣的內容沒怎麼會對臺灣不利?”

  據臺灣今日新聞網報道,臺“陸委會”該工作人員表示,臺灣2002年加入WTO後,就應該依規定,向會員提供最惠待遇;大陸是WTO會員之一,臺灣很多産業早就應該依WTO規定對大陸開放,但由於兩岸簽署ECFA,最後才在考量雙方經濟規模情況下,做適當調整。

  該人士説,兩岸服務貿易協議中,臺灣對陸一共開放64項,其中有高達三分之二,是低於或等於WTO待遇;而大陸對臺灣開放80項中,多數都超越WTO待遇,“這樣的內容,怎麼會對臺灣不利?”

  該人士直言,目前很多流通訊息,多數都是錯誤傳播,以中藥商為例,本次開放只有批發的部分,並沒有包含零售,但卻有媒體報道稱“同仁堂若進軍臺灣,勢必對業者造成衝擊”。事實上,臺灣當局早在2009年開放陸資赴臺時,就已允許赴臺投資中藥批發。資料顯示,目前真正進來臺灣的也只有1家,“但對臺灣中藥批發市場有影響嗎?”

  此外,有人認為本次開放會導致島內小吃店全面經營困難。該人士直言,2009年陸資開放也涉及到這部分,“但大家看俏江南進軍臺灣市場,有對傳統小吃店的生意帶來衝及嗎?”

  該人士還直言,大陸各行業要進軍臺灣市場,都有很嚴格限制,美容美發業要展店,需要美金30萬的資金;這樣限制會不會讓陸資願意赴臺,他都感到質疑,至少島內業者進軍大陸,能省去過去必須找人頭才能在陸展店的麻煩,這就讓臺灣業者有很大的受惠。(台灣網 何建峰)

臺灣頻道 臺灣政局 臺灣社會 臺灣軍事 娛樂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