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臺當局明年度經常性支出縮減8% 臺媒看衰經濟前景

2013年06月06日 09:15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臺當局統計主管部門日前正式發文要求各行政部門2014年一般經常性支出縮減8%,減幅創歷年新高。(來源:臺灣《中國時報》) 

  台灣網6月6日消息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道,臺灣當局上周宣佈13項振興景氣措施,誓言打破沉悶經濟,新舉措效力還未完全發酵。當局統計主管部門日前又正式發文各行政部門,要求編列2014年度總預算時,一般經常性支出縮減8%,減幅不僅創歷年新高,連帶公共建設、科技等産業都可能受到衝擊,預算縮減猶如另類的財經指標,讓臺媒提前看衰臺灣明年的經濟前景。

  公共建設預算緊縮

  為因應明年將要實施12年公教改革以及老農津貼等社會福利支出增加,當局統計部門要求當局各行政部門減列一般經常性業務預算,具體包括公共建設支出、科技支出、跨年度的舊有計劃案等項目。

  媒體認為,這並非當局首度消減總預算額度,遍觀近年,當局自2010後年年刪減預算,造成社會福利預算年年擴增,公共建設或投資則被迫節縮,2013年度總預算本來就已創下10年新低,如果下一年度再大砍8%,未來的經濟發展或公共建設額度只怕不容樂觀。

  而讓當局顏面無光的是,當局行政部門負責人江宜樺日前受訪時曾表示“總預算不再採統刪方式,而是要擴編預算投入公共建設、科研,藉此反轉財經局勢”。統計部門此次要求減縮8%預算,形同江宜樺的承諾跳票。

  臺媒:減稅措施拖垮財政

  由於稅收與景氣高度連動,理論上,所得稅應反映出經濟走勢。但根據當局財政部門最新分析報告,臺灣累計在2007年到2011年期間營所稅負增長4.05%、綜所稅負增長1.29%,GDP正成長5.91%,這代表民間經濟規模變大,而當局卻推出一連串減稅措施,致使財政負擔增加。

  不過,臺當局統計部門副負責人鹿篤瑾指出,編列預算時當然會考慮稅收因素,目前預算已陸續上報,統計部門8月即將公佈島內最新GDP預測,屆時就可以了解總預算與經濟成長的連動關係。

  鹿篤瑾也説,行政各部門經常性支出減少8%,這只是編列預算的大原則,但明年總預算仍將維持今年規模。(台灣網 李帥 周劍)

  臺灣頻道 臺灣政壇 臺灣社會 臺灣軍事 娛樂新聞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李帥 ]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