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用琉璃講述中國故事 楊惠姍張毅將聯名在京開展

2013年04月08日 14:56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琉璃之人間探索——楊惠姍、張毅聯展》8日舉行展前記者會(台灣網 李徽 攝)

  台灣網4月8日北京消息   《琉璃之人間探索——楊惠姍、張毅聯展》將於4月23日中國美術館展出。這是兩位臺灣藝術家時隔12年後第四度在北京辦展,並將帶來大量與以往面貌迥異的作品。

  本次展覽由文化部中華文化聯誼會指導,中國美術館與上海琉璃藝術博物館共同主辦,琉璃工房承辦。是楊惠姍與張毅首次以聯展的方式,進行雙方藝術創作的對話。一起走過25年琉璃探索創作道路的二人,此次將以顛覆藝術風格的決心,呈現給觀眾與以往面貌迥異的作品。楊惠姍帶來“一朵中國琉璃花”、“無相無無相”、“更見菩提”,張毅以“焰火禪心”、“自在”訴説藝術理念,二人的5大系列將有共計近50件大型新作品展出,借由“花”、“佛”、“禪”等中國元素創作來探索人間生命的意義。 

  中華文化聯誼會副會長侯湘華認為,作為兩岸文化交流的使者,楊惠姍與張毅的作品不僅充滿美感更具有難得的執著精神,堪稱藝術創作與文化創意産業結合的典範。

   作為本次活動的主辦方,中國美術館館長范迪安認為楊惠姍和張毅“第一次將琉璃這種既古老又新穎的材質進行了全新創造,對科技與藝術進行了完美結合。”在他看來,二人琉璃作品的主題關注具有獨特風格。通過對生命存在的特有體察,展現出少見的激情與大愛。特別是通過一系列佛教題材作品的創作,將造像法則與琉璃製作技巧的結合推向了新的境界。這也是中國美術館對二人青睞有加的重要原因。

  本次展覽為期20天,是繼1993年和1998年北京故宮博物院、2001年中華世紀壇展覽之後,兩位藝術家時隔12年再現北京舞臺。楊惠姍和張毅自1987年離開電影行業投身琉璃事業,從零起步、傾盡所有進行艱辛探索,選擇以“脫蠟鑄造法”,將中斷兩千餘年的中國琉璃製作技法恢復和傳承下來,並提升到世界琉璃界不曾有過的水準。今天,楊惠姍的作品在美國最權威的康寧博物館的標價超過歐美重量級藝術家作品的價格。

  二人對於琉璃的執著和付出常人難以想像。不僅傾盡家財,經受一次次失敗。早些年楊惠姍更由於夜以繼日的創作左耳突然失聰,而張毅也因心梗問題多次手術,可謂“把生命全部獻給了琉璃藝術”。因此,二人都對展覽表現出一種“迫切”,擔心“再不展就沒機會了”。

  這次展覽不僅被看做是二人近三十年藝術生涯的總結,更是一次全新的出發。張毅希望以作品為載體,傳遞二人獨特經歷後獲得的關於生命的思考領悟。在楊惠姍看來,這25年不過是在以琉璃為媒介,訴説一個又一個中國式的情感故事。(記者 李徽)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李徽 ]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